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代表问政】人民健康如何优先保障
参与问政代表:庄保斌 金小干 李俊 郭再忠 卢新江 李行进 徐秀莲 毕璧 接受问政单位:省政府、省财政厅、省卫健委、省发改委、省医保局、省药监局、省中医药局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07-07 08:44:42 责编: 刘东伟

关键词 

公共卫生体系

庄保斌:我省在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体制机制等方面有什么设想和安排?接下来,省政府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健康安徽行动扎实有效、造福人民?

省政府: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我省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省政府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建设“五大体系”:建设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体系,监测点加“量”,监测水平提“质”,监测手段增“效”,做到“风险早发现”;建设现代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整合机构,优化队伍,联合攻关,做到“防治更有效”;建设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突出平战结合、中西医结合、建管结合,做到“关键打得赢”;建设应急保障体系,夯实法治保障,充实物资保障,坚持应急医疗亲民化原则,做到“保障更有力”;建设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完善指挥体系,夯实基层基础,强化群防群控,做到“上下一盘棋”。

针对健康安徽行动实施,将重点从完善大健康治理体系、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宜居环境、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强化重点人群健康保障等五个方面用力,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关键词

资金基金管理

金小干:2019年,全省医疗卫生财政投入达到687亿元,总量和人均水平都处于中部第二位。请问这些资金都花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资金的使用绩效?下一步在健全投入机制和加强医疗卫生资金绩效管理上,还有哪些考虑?

省财政厅:2019年,全省医疗卫生财政投入,主要用于支持公立医院发展、支持公共卫生、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助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助行政事业单位医疗、支持医疗救助、保障计划生育事务和保障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管理事务等8个方面。在资金使用绩效方面,我们坚持加强制度建设,严格预算管理,创新分配机制,强化绩效管理,注重监督检查,不断提升绩效水平。

下一步,省财政厅将深入推进医疗卫生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逐步加大各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政府投入,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多元筹资机制;严格执行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加强医疗卫生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着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

徐秀莲:医保基金是全体参保人员的看病钱、救命钱。新组建的医保部门在加强医保基金监管、确保医保基金安全和可持续性方面,采取了哪些针对性的举措?

省医保局:省医保局成立以来,始终将打击欺诈骗保、维护基金安全作为首要任务。2019年,我们对全省33934家定点机构进行了全覆盖检查,有9512家医药机构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处理,占全部定点医药机构总数的28%,追回医保基金8.72亿元,行政处罚0.19亿元。6家违规定点医疗机构有关责任人和43名参保人员被移送司法处理。在监管手段上,通过建立飞行检查制度、使用大数据筛查、实行举报奖励办法、曝光典型案例等方式,实现了多样化监管。同时,规范医保协议管理,建立医保协议医师制度,规范案件查处程序,实现监管机制常态化。

关键词

医药事业发展

郭再忠:药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政府在加强药品监管上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下一步,如何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省药监局:我省全力推进疫苗药品监管体制改革,2019年9月由省两办印发了关于我省《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具体举措》,在全国率先成立省药品安全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省药安委工作规则》和《2020年全省药品安全工作要点》,完善监管体系,在全省16个市设立9个分局,7个工作站,同时在16个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加挂省药品监管局审评查验分中心牌子,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框架初步构建。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物资保障,启动防疫药械应急审评审批绿色通道,并派专业骨干到转产企业予以帮扶、指导申报工作和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同时质量监管及时跟进,对应急审批药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与疫情防控有关的药品生产企业和医疗器械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和抽检监测,对发现违法违规问题均依法进行处理。全力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持续强化风险防控,狠抓突出问题整治,紧抓监管能力提升,深化“放管服”改革。接下来,省药监局将全面实施“药品质量安全强基工程”,着力夯实“五大基础”,构建“五大体系”,促进药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药品安全环境。

卢新江:在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下一步如何推进我省中医药的传承创新发展?

省中医药局: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中医药条例》的规定,按照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具体举措》的要求,拟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开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十大专项行动,谋划实施一批中医药重点工程和项目,建立完善政府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机制,组织实施“北华佗、南新安”传承创新转化行动,全力打造1至2支高水平的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和应急救治队伍,支持中医药领域创新平台建设,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努力建设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高质量发展的中医药强省。

关键词

医疗服务能力

李俊:“十四五”期间,推进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有哪些考虑?政府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医、加快形成公立医院和社会办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有什么打算?

省发改委:我们已谋划县级医院救治能力提升和改造升级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两个专项的54个项目,还将围绕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完善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公共设施平战两用改造等方面,再谋划一批建设项目。全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推动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尽早开工建设,继续推进心血管区域医疗中心、肿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相关前期准备工作。积极支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设中国科学院临床研究医院(安徽临床研究医院),提高我国临床医学基础研究水平,助力推动我省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和现代医疗医药产业发展。

省卫健委:近年来,我省社会办医取得了长足进展。截至2019年底,全省民营医院数量和床位分别超过全省总数的70%和30%。下一步,我委将结合自身职责,继续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政策措施,大力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一是持续加大社会办医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促进社会办医的环境。二是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准入审批效率。三是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对医疗执业活动的质量安全管理,维护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促进民营医院健康稳步发展。

李行进:调研发现,目前分级诊疗制度落实还不够到位,由于利益机制不健全、设备条件等原因,患者缺少有效的引导、无序就诊,转上去容易、转下来难,大医院仍然是人满为患、一床难求。政府在深化医改、“三医”联动、推进分级诊疗,特别是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方面,有何具体措施?

省卫健委:“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改革,完善传染病直报和预警系统,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促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公立医院能力现代化、体系整合化、服务优质化、管理精细化、治理科学化,控制三级公立医院规模扩张,加强绩效考核,强化功能定位,把常见病、多发病门诊下沉到基层。持续推进县域综合医改,实现紧密型县域医共体61个县(市)全覆盖,打造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先在县域建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合理就医秩序,建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医院。继续推进三医联动改革,进一步强化三医联动的运行机制,改革整体谋划,政策系统设计,督查综合推进,充分发挥医保在三医联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和杠杆性作用,持续深化综合医改。着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紧盯基本医疗有保障目标标准,深入推进县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请省政府研究出台《安徽省加强村医队伍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村医队伍。

关键词

健康脱贫政策

徐秀莲: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政府在健康脱贫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省医保局:今年我们重点采取三项措施助力脱贫攻坚:一是实行分类资助,确保贫困人口全部参保。围绕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的底线任务,动态清零贫困人口未参保问题。二是规范执行政策,落实贫困人口医保待遇。截至5月份,全省新冠肺炎确诊贫困人口32人,共计医疗费用73.7万元,基本医保基金共支付60.42万元,其余由财政兜底。1月至5月,全省共计23.5万人次享受“351”住院兜底保障待遇,综合医保累计报销比例87.14%;共计225.63万人次享受“180”慢性病门诊补充医疗保障待遇,累计报销比例93.88%。三是倾斜分配资金,协同助力攻克贫困堡垒。会同省财政厅对省挂牌督战的7个县和12个贫困村所在县,在分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救助等专项补助资金上予以倾斜,支持攻克深度贫困堡垒。

下一步,我们将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现有各县医保扶贫政策稳定。同时,推动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平稳过渡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框架,建立健全医保扶贫长效机制。

 本报记者 范孝东

    相关新闻
【榜样】绽放“职业农民”的别样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