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当前学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师不足,教育部门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将采取哪些举措?
吴金辉:近年来,我省各地加大幼儿教师补充力度,全部教职工由2015年的10.93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16.9万人,增加近6万人,但仍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下一步,我们将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以补足配齐为重点,以提升素质为主线,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扩大有质量的幼儿教师供给。完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形成以专科层次为主的培养格局。加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创新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培养专业化水平。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县级党政领导干部教育督导考核内容。把教职工数量、资质及流动情况作为幼儿园示范创建、民办园年检和保教质量监测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把师德教育作为幼儿教师培训内容的第一模块。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选树优秀典型,加强正面引导。营造尊师重教氛围,让教师职业更具吸引力。加强师德考核,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聘、评优奖励首要要求。
三是完善幼儿教师评价体系。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幼儿园教师评价突出保教实践,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儿童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能力作为关键指标,纳入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幼儿教师职后培训重要内容。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充分体现幼儿教师职业特点的专业技术资格标准条件。
记者:围绕加强我省幼教队伍建设,省机构编制部门如何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保障服务?
戴卫义:中央明确学前教育以公益普惠为基本方向,坚持公办民办并举,各地结合实际合理核定公办园教职工编制。同时,中央要求以2012年底统计数为基数,对地方事业编制实行总量控制。对标中央要求,省委编办坚持将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作为重要抓手,加强公办园幼教队伍建设,努力做好机构编制保障服务。
第一,围绕中央关于公办园的定位和要求,按有关规定督促指导市县落实公办园教职工编制。第二,支持各地在原有公办园教职工编制基础上,在本地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加强公办园教职工编制。第三,多次深入市县开展公办园体制机制调研,找准公办园机构编制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创新公办园教职工编制管理新路径。
针对学前教育师资存量不足、增量有限等问题,省委编办将会同有关部门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指导支持地方加大事业编制挖潜创新和统筹调剂力度,在总量内盘活用好存量资源,及时动态调整加强公办园编制保障。
二是鼓励地方开展学前教育体制机制研究,探索推广公办园教职工“管理团队编制保障法”,统筹考虑办园规模和幼儿园类别等因素,合理保障公办园管理团队用编。严格规范编制使用与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幼儿园教职工编制。
三是支持街道、村集体、有实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公办园,在为本单位职工子女入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多渠道增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积极构建与学前教育体制相适应的人员保障模式。(本报记者 聂扬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