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新春走基层】增进民生福祉 提升幸福质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2-18 08:02:08 责编: 徐文娟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新春佳节,各种年俗表达着人们的期盼——让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十三五”以来,我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最紧迫的问题着手,切实履行好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的兜底责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和9%,全省PM2.5平均浓度下降25%,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提前3年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统一……“十三五”期间,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当前,我省正全面开启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人们对美好生活有着新期待,盼望有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环境、更好的教育、更高水平的医卫服务、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等等。

奋进新征程,就要顺应人民新期待,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民生福祉实现更大进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7000万江淮儿女在共赴新征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夏胜为)

合肥理工学校学生正在进行音乐技能训练。近年来,该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了大量中职人才。(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杨竹 摄

文化生活 “云”端享盛宴

■ 本报记者 张理想

豫剧《打金枝》里的唐王声韵铿锵,《朝阳沟》里的银环唱腔悠扬……近日,界首市“文化进万家 云上过大年”经典剧目线上展演精彩呈现,让城乡戏迷捧着手机就能在“云”上欣赏名剧唱段。

“今年春节期间,在做好公共文化场馆疫情精准防控的同时,我们结合本地风俗习惯、文化资源和现有数字文化服务,策划制作了一批正能量、可分享、可评价的线上展览、展演、展示、展播活动。”界首市文化馆馆长王海涛介绍,从结合春节民俗、地方戏曲、地方美食推出“家乡文化集”,到组织非遗传承人推出“非遗文创秀”;从收集整理民间文学推出“云上故事汇”,到依托文艺志愿者队伍推出“艺术普及乐”、结合线下艺术展览活动推出“云上看展览”,当地线上线下齐头并进,让城乡群众乐享新春文化盛宴。

如今,界首市文化馆已经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官方抖音号等网络平台,既利于组织举办各类线上活动,又便于实现数字资源城乡共享。打开界首市文化馆网站,书画展览和非遗视频等文化资源丰富,并且向群众免费开放;点开界首市文化馆微信公众号,春节线上传统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吸引众多市民踊跃“应考”。

“为了给城乡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线上资源,近期,我们组织地方文艺名家、非遗传承人、知名教师录制视频,打造全民艺术普及课程,让百姓足不出户就能在‘云’端上‘文化大课’。”王海涛介绍,《茶艺》《木刻版画》《界首鱼拓》《零基础学书法》《零基础学剪纸》《零基础学国画》《零基础学曳步舞》以及《界首彩陶》等8个课程已获得国家公共文化云“全民艺术普及U课/V课”认证。目前,这些课程点击量已突破11万次。

群众体育 门前健身乐

■ 本报记者 张理想 本报通讯员 丁兆安 汪启湖

跑步、慢走、打太极、骑自行车、跳广场舞……天长市郑集镇船塘村,自从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广场建成后,越来越多的乡亲在家门口尽情“燃烧卡路里”。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天长市不断创新多元供给模式,深度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在全民健身硬件投入上,天长从来‘不差钱’,哪里缺补哪里,缺多少补多少!”天长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市共建有公共体育场地1259个,其中室内体育场地293个,室外体育场地966个,总面积达127万多平方米,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02平方米,全市城区“15分钟健身圈”覆盖率达100%。为将全民健身设施延伸至“神经末梢”,除吸纳社会资本建成76个体育场馆外,天长还将市内天彩集团、杨村鑫铂铝业等9个企业旧厂房改造成羽毛球馆、篮球馆、游泳馆、乒乓球馆和健身房等健身场所,全市符合条件的58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也按照规定对市民、村民定时开放。

“全民健身广场离家近、设备齐全,还有社会体育指导员教我们科学健身!”说到当地的健身服务,村民虞元兵的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为推进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天长市设立了镇(街道)文化体育工作服务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中心等机构,245名专职、兼职体育干部到岗履职。“我市积极打造社体指导员服务平台,设立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实现市、镇、村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全覆盖。”天长市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0年底,全市拥有三级及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610人,每千名体育锻炼者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4.14人。“在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带动下,全市121个晨晚练点近3万名健身爱好者积极参与晨晚健身锻炼,成了‘健康天长’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口袋公园” 转角遇到美

■ 本报记者 夏胜为 本报通讯员 张阳

春节假期,对家住宿松县东北新城的杜奶奶而言,有个新鲜事:家门口多了个休闲散心的好去处,幸福感“倍增”。

原来,在杜奶奶家附近,一处荒地经过市政园林工人的建设,成为可赏可游可玩的“微园林”——何冲河小游园,春节起正式向公众开放。

小游园里,徽派风格的中式景墙、古色古香的亭台、高大的景观廊架令人赏心悦目,红色的休闲步道蜿蜒,桂花、广玉兰等本土景观树种随处可见。

“我家离大公园虽不远,但年龄大了,走过去也费劲。现在可好了,出门就是小游园,老姊妹多了个聚会的好地方!”杜奶奶高兴地说。

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到出门就能见到绿,杜奶奶和街坊邻居们环境获得感更多了。宿松县东北新城近年来建成一批“口袋公园”,增绿面积3.2万平方米。

这些“口袋公园”各具特色,既组成了城区风景线,又成为一扇扇展现地方“气质”的窗口。龙井路街头绿地建设文化休闲广场、生态游步道、绿色停车位,不仅为周边小区居民提供休闲健身场所,还缓解停车难。交警二中队街头绿地,结合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通过种植大面积草坪、点缀灌木乔木,打造成“小微”湿地,为道路交叉口营造出一幅绿色街景,并解决了周边挡土墙雨水乱流的现象。

新一轮的“口袋公园”建设也即将“上新”,以儿童娱乐为主题的小孤山路街头公园、具备科教功能的劳动实践公园已完成规划设计,2021年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口袋公园’利用城市零星的开放空间,打造集运动休闲、文化教育赏娱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场所,让居民能从喧嚣劳顿的城市生活中抽离出来,享受温馨与宁静。”宿松县东北新城管委会副主任赵俊表示,将加大养护管理力度,以保持绿地景观效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百姓的绿色福利日益厚实,让家园更加宜居。

教育均衡 力促“上好学”

■ 本报记者 陈婉婉

刚过去的一年,对于界首市砖集镇的少年李静来说,关键词是“飞跃”。

“父母在外地务工,家庭条件一般,成绩一般,也没啥爱好。但是在砖集中心校读书的这3年,我通过参加学校素描兴趣班,意外地发现了自己的艺术特长。中考后,我就确立了发展方向,现在准备参加艺考,走绘画专业路线。”李静自信地告诉记者。

虽然是农村学校,但是近年来,在当地发展优质均衡教育强大的推力下,这所学校的素质教育办得有声有色,农村孩子也能像城里孩子一样更多地接受艺术教育熏陶和培养。

近年来,我省坚持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导向,将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首要任务,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省县(市、区)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进步程度全国排名第8;推进高中阶段普及攻坚计划,省级示范高中达192所,实现县(市、区)全覆盖,在省级示范高中就读学生比例达56.2%,群众从教育中得到的获得感越来越强。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我省先后把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学前教育促进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等项目纳入省政府民生工程。5年来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632.45亿元。我省全面消除随迁子女就学升学障碍,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体系,落实孤儿从小学到大学全学段免学费政策。

我省还创新实践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省建设,以智慧学校建设为突破口,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截至目前,全省58%的乡村中小学(3479所)智慧学校建设已完成。

定远县总医院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医生们正在电脑上阅片。(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程兆 摄

线上门诊 看病更便捷

■ 本报记者 朱琳琳

“线上门诊真的太方便了!没想到几分钟时间,化验单就给开好了!”近日,患者王女士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新院区体验了线上方便门诊,不禁点赞。

“当时王女士来得有点晚,没挂上门诊的号,十分着急,我们安排导诊工作人员帮她在线上方便门诊挂号。王女士通过网络视频与坐诊医师交流病情。”高新院区门诊部护士长刘莉告诉记者。

2019年10月,安医一附院互联网医院上线试运行,依托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打破就医的时空局限,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破解“排队两小时、看病五分钟”难题。老百姓足不出户,动动指头,就可以和大医院的专家“面对面”交流。

为了方便患者在互联网医院就诊,该院不仅开通线上方便门诊,还设置了互联网医院线下体验区。

“一些老年患者因对互联网技术不熟悉,我们在线下体验区安排导诊员一对一帮扶。”高新院区门诊部主任刘晔说,一些慢性病老年患者,需定期来院开药、检查,通过线上方便门诊服务,无需排队,咨询随访、开药拿药等很方便。

截至2020年12月31日,该院互联网医院累计为105651名复诊患者提供了在线门诊咨询服务,累计发出2471个处方药品,复诊患者在家即可享受医疗服务。

健康医疗搭上互联网“快车”,不仅患者复诊有了互联网医院,患者手术也有了“5G+4K”、更加高效的远程诊疗平台。

安医一附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院互联网医院运用互联网、远程医疗等技术,建设了远程医疗协同诊疗中心,开展多方远程视频交流、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充分利用安徽医科大学直属的5家综合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覆盖8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相关新闻
春节假期全省平安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