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二十大时光】共同奋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0-19 07:29:52 责编: 徐文娟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记者 晋文婧

党的二十大10月16日在京开幕。连日来,与广大干部群众交流,记者被他们对多彩文化生活图景的描摹、憧憬所打动。

16日上午,徐继娜正在去图书室的路上,一路丹桂飘香,一路红旗招展,她开着手机收看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她对报告提出的“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有感触。她说,自己是文化惠民工程的“受益者”,如今也是“建设者”中的一分子。

去年,爱好阅读的她,经过系统学习培训,来到合肥兴园小区的城市阅读空间工作。眼前是浓郁的阅读氛围、复合的阅读场所,徐继娜感受到,阅读空间如今已成为城市的点睛之笔,体量大小有别,布局各有特色。小小的阅读空间,是文化惠民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落地基层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开幕,是一个令人激动的事情。”凤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刘欣说,她对报告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这句话印象尤其深刻。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和文物保护者,我深知文物保护利用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刘欣说,凤阳明中都遗址入选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后,省内外的关注更多了。目前,凤阳县博物馆正配合安徽博物院,争取明年推出全新的明中都考古成果展。刘欣表示,她和同事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多谋划优质展览和活动,多促进文化交流和宣传,多思考文物资源的合理保护利用,让珍贵文物“活起来”,让观众视野“美起来”。

17日在课堂上,合肥师范学院教师、艺术学博士慕漫红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理解。他认为,这句话中既包含着对过往的系统接续,也昭示与未来的有机衔接。

“在新时代形塑特色文化品牌、擦亮地域文化标识、实现文化资源价值转换,都需要传承、弘扬、发展和创新。”慕漫红说,走向未来的中华文化,应当更具“体验感”“亲和力”和“可触摸性”,应当拥抱年轻人、走向海内外。他的这些心得体会,也赢得了年轻学子们的赞同。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一时间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既是工作指引,也是具体要求。”省文化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李晓东说。

最近,安徽画廊推出新展“生活中来——安徽文化馆联盟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众多观众前来打卡。李晓东介绍,近年来,省文化馆持续举办高水平文艺演出和展览展示活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度。一系列反映新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艺术欣赏的新需求,为美好生活添彩。“我们将深刻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信心让文化馆成为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的主阵地。”李晓东说。

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 记者 陈婉婉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让我和同事们深受鼓舞。”合肥市五十中东校望江路校区执行校长李燕涛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后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从事教育一线管理工作,他深深体会到教育高质量发展,正是教育公平不断推进的过程。

据了解,该校区建立于2016年,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在同行眼里是一所不起眼的新建学校。然而今年,他们却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斩获4个国赛一等奖。“学校派出4支参赛队,均获一等奖,自我省参加这项赛事以来很罕见。这让很多同行和家长对我们刮目相看。”李燕涛自豪地告诉记者。

李燕涛说,该校自成立以来在校人数逐年快速攀升。如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这是学校管理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除担任执行校长职务外,李燕涛还一直是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从工作初期接触电脑开始,到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我深深体会到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因此,在实践中注重借助信息科技的力量,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为未来之星。”李燕涛说。

“学校从2018年开始了全员STEAM课程,以及信息学程序设计、智能小车工作坊、创客机器人、人工智能屋、趣味魔方等校本课程,还开展科技动手做、AI人工智能社团等定期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动脑中提升科技素养。”李燕涛介绍,由于成绩突出,该校成功获评共青团中央2022年度“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学校,成为合肥市唯一入选学校。

“我和家人都没有想到会取得这么高级别的奖项,特别感谢学校提供的优质平台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之一、该校八年级学生杨煜晨说。

“我们将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李燕涛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普及,用教育信息化持续推动“五育并举”落地开花。

做好百姓健康的“守门人”

■ 见习记者 罗晓宇

10月17日早晨6点多,合肥市蜀山区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公卫科护士王志霞来到天鹅湖畔小区核酸采样点,布置好核酸采样物品、广播扩音器,穿好防护服后,开始了一天的全员核酸采样工作。

王志霞告诉记者,这段时间早上7点不到他们便开始进小区进行核酸采样。为了照顾晚归的居民,一般采样到晚间8点,有时会到晚上10点多才结束。“一天下来确实很疲惫,但是做好疫情防控,守护好百姓健康,我们累一点是值得的。”王志霞说。

笔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李忠志告诉记者,该中心除参与辖区全员核酸检测外,还派驻医护人员进驻隔离点,此外还有24小时应急值班,如果遇到突发疫情,须保证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核酸检测、环境采样、消杀以及转运人员。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发挥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守门人’的职责,迎难而上,守护好辖区居民的健康。”李忠志说。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2022年膏方季暨第十五届膏方文化节启动义诊活动。义诊现场,该院组织多名老中医、中医内科专家和中药学专家现场问诊,耐心地为前来咨询的患者讲解“膏方进补”知识,辨证论治、诊脉开方。

该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周大勇向记者介绍,此次义诊活动旨在让患者了解中医膏方知识,为前来义诊的患者制定“一人一方”,对症治疗。接下来,该院还将开展不同类型的义诊活动,更好地服务广大患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安徽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第一附属医院党委书记聂久胜表示,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精神,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结合“振兴中医药、大学怎么干、医院怎么办”大讨论、大谋划行动,与医院广大干部职工一起,在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中贡献中医药力量。

“快乐健身行动”暖民心

■ 记者 朱琳琳

小朋友在健身广场塑胶平面跳绳打卡,年轻人在健身器材上挥汗“撸铁”,“漫步机”“平步机”等器械则是老人的最爱……10月17日,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绿地滨湖国际花都小区的健身广场一角,男女老少精神抖擞地锻炼身体,好不热闹。

“小区新开辟了一块地,增加了许多健身器材,缓解了人等器材的问题。”小区居民王俊感慨,小区人多,健身区域和健身器材也不算少,但还是供不应求。前不久,小区里添了这块健身“宝地”,多了个锻炼点,大家“操练”起来更乐呵了!

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家门口就配有健身设施,从孩童到老人,不出小区即能享受。王俊说,这是百姓生活质量“节节高”的体现,也切实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2021年底,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36平方米。今年,我省实施“快乐健身行动”,列入省委、省政府“暖民心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3年,对已配建健身设施的小区和所有行政村的健身设施进行全面维修改造提升,对未配建健身设施的小区进行配建,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身边健身设施全覆盖。到2025年,新建全民健身步道3000公里,实现城市步道连点成线、互联互通。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海恒社区对已配备健身设施的住宅小区,进行全面摸排,纳入改造提升健身场地计划;对未配建健身器材和未达到配建标准的居住小区,根据群众具体需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行动,因地制宜配全补齐健身场地设施。辖区新建笼式多功能足球场、全民健身苑、室内体育俱乐部3处,让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

海恒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针对广场舞、健身气功、传统武术等广受大家喜爱的健身项目,邀请专业教练为大家提供免费培训,推进辖区全民健身活动开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我相信未来咱们老百姓在家门口会享受到更高质量的健身场地设施,身体会锻炼得更棒,生活更有劲头!”王俊高兴地说。

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记者 张理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椒县图书馆馆长张青深有感触地说:“报告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强调‘现代’,对文化惠民工程着重‘创新’,这为公共文化服务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基层文化工作者,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

古色古香的全椒县图书馆,如今已成为群众的热门“打卡地”。走进图书馆,建筑面积5500多平方米的场馆宽敞明亮,当地书画名家的优秀作品装饰墙面,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图书馆藏书18万余册,年均接待读者20万人次,图书年外借12万册次。“我们有充足的书报刊数字资源,依托已经建成的‘总馆+分馆+移动图书馆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总馆的书报刊数字资源可以直达广大乡镇读者。”在张青看来,公共图书馆不仅承担着文献收藏、知识传播的职责,而且在公共教育、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开幕,全椒县图书馆举办“百米画卷绘祖国,童心共筑中国梦”活动,组织少年儿童用画笔描绘祖国建设成就,抒发爱国情感。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该图书馆今年以来还举办系列主题阅读活动,从“喜迎二十大 书香进军营”到“青春献礼二十大 强国有我新征程”,从关爱留守儿童到残疾人读书达人演讲比赛,让馥郁书香弥漫街道乡村、军营校园。张青说,这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公共图书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体现,全县各个年龄段的读者踊跃参与。

为弥补人员编制和文化资源的不足,该图书馆近年来积极引入外界力量,通过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服务读者的能力和水平。面向少年儿童打造“经典诵读会场”,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电脑培训班”,图书馆正在成为深受城乡群众欢迎的“文化课堂”。

“创新服务,让广大读者享受到优质文化成果。”张青表示,他们将积极推行“图书馆+”新型模式,如“图书馆+课堂教学”“图书馆+阅读能力培养”“图书馆+家庭亲子教育”等,努力完善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发挥图书馆的社会效益,增强群众的精神力量,擦亮美好生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