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皖江评论丨以强大内需支撑高质量发展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12-27 07:47:22 责编: 徐文娟

日前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要在扩大内需上取得新突破”作为明年经济工作五大任务之首,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内需市场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社会民生,是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近年来,我国积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连续11年保持在50%以上。从我省来看,今年以来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消费促进工作,全省消费恢复势头持续稳定向好。今年1月至10月,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5012.1亿元,同比增长2.4%。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省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受疫情影响,老百姓近来收入增长放缓、预期下降,不敢消费、不便消费以及存钱避险的倾向有所上升。

越是困难,越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目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防疫政策迎来了大幅优化调整,这对激发消费潜力的影响是长远的,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也更加稳定。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最根本的还是要以贴近百姓需求为目标,着力优化供给,优化消费环境,拓展消费路径,构建消费升级新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商品与服务。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让消费潜力真正得以充分释放,才能为经济加快恢复和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持久的动能。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今年以来各部委多次提及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国家已出台扎实稳住经济和促消费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我省来看,制定出台了进一步做好近期促进消费工作若干措施、安徽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文件,各地纷纷完善促消费配套措施,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如何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实效,是促进消费回稳向好的关键所在。

要在增强消费能力上持续发力。老百姓的钱包鼓起来,才敢更多地消费。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千方百计稳定居民收入增长预期,提高居民收入的可持续性。要通过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在保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的前提下,持续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等,增强内需发展后劲,让百姓想消费、能消费、敢消费。

要在改善消费条件上下足功夫。推动消费提质升级,离不开消费基础设施的改善提升。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既包括对百货商场、大型卖场、特色商街等传统消费设施的更新升级,也包括对5G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应用。比如,今年以来,我省推进17条省级特色商业街改造提升,合肥罍街、芜湖古城等6家街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一方面,此举顺应消费升级趋势,通过拾级而上的发展,创造更多有效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展相关领域的投资空间,发挥有效投资对于扩消费稳增长的乘数效应,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并增加收入。

要在创新消费场景上多动脑筋。疫情要防住,经济要发展,促消费举措必须结合新形势,找准着力点,要结合当地的消费环境和消费实际,具体研究群众的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提出新思路、找到新办法。创新消费场景,可以体现在加快推进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健康有序发展,拓展数字生活新服务;还可以体现在积极发展文旅、医疗、家政等服务消费,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消费市场,进一步挖掘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等等。进入12月,全国各地多措并举助力消费复苏:四川冬季旅游拉开大幕,发放上亿元文旅专项消费券;在海南,无需机票也可选购免税商品;在深圳,买电子家电最高补贴15%……这些创新举措都极大提振消费信心,点燃城市浓浓烟火气,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效仿。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相信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扩大内需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重,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各项促消费措施有效实施,释放出强大的内需动力和消费活力,推动我省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行稳致远。(刘振

    相关新闻
企业加速融入资本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