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延伸产业链 做强桃经济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3-09-05 19:17:03 责编: 刘东伟

8月15日,记者走进位于凤台县朱马店镇联民村后余队的枣蜜桃种植基地,一股浓厚的酒香和桃香便扑面而来。

“你看,这里有将近200个发酵池,本月底就能蒸馏装瓶,10月份可订单生产,是纯果酒。”基地负责人孙小所指着500多平方米的发酵车间对记者说。

现年44岁的孙小所是土生土长的凤台县人,早些年,先后在江浙、山东等地打工,跑过运输,搞过养殖。2015年,孙小所在浙江嘉兴从事水果批发生意时,无意间发现枣蜜桃的市场前景很好。2016年,孙小所回到家乡,拿出自己多年打拼而来的积蓄,从本村村民手中流转100多亩地,搞起枣蜜桃种植。然而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加上购买的树苗出现残次现象,当年种植下的枣蜜桃树苗几乎全军覆没,损失惨重。“当年投进去的100多万元全部打了水漂,等于是交了‘学费’,搞种植不懂技术还真不行。”孙小所说。

孙小所没有被失败击倒。2017年,他从亲戚朋友手中借款50万元,开启二次创业,他不仅聘请了专业的农业种植技术员参与到从苗木购买到后期的养护管护全过程,自己还先后远赴山东乳山、临沂、泰安等地学习枣蜜桃种植技术。在孙小所的潜心努力下,他再次试种的30亩枣蜜桃长势良好,次年第一批挂果,收益60多万元。

2019年,孙小所乘胜追击,在朱马店镇联民村农业产业园先期承包85亩地,建立了枣蜜桃种植基地,开启规模化种植,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不但扩展到200亩,在种植技术上也进行了逐步升级,与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采取避雨种植方式,并在林下种植瓜果蔬菜、养殖土鸡,把土地资源效益发挥到最大化。同时,孙小所还利用他多年积累的种植技术,把这一模式复制到周边乡镇,相继在丁集镇和大兴镇也建立了百余亩的枣蜜桃种植基地,统一育苗,统一技术,统一管护和统一包装与销售。

“我们的订单销售至苏浙沪等地的商超和批发市场,为了物流方便,从去年开始还相继在广西、湖南、浙江、山东等省市区建立了合作种植基地。”孙小所告诉记者。

从枝头到市场,再到百姓的果盘,如今,孙小所种植的枣蜜桃种植基地不仅成为了全县乡村振兴的亮点产业,而且还走出了小县城,走向了更大的市场。孙小所告诉记者,目前仅县内的4个种植基地,枣蜜桃年总产值达2000万元。同时依托基地,还解决了周边乡村脱贫户、困难户和留守妇女、老人就近就业的问题,每年季节性用工300多人,长年用工60余人,人均年收入2万多元。

在做强枣蜜桃种植产业的同时,从2022年开始,孙小所开始试酿枣蜜桃白酒。“我们每年都有5%至10%的枣蜜桃次果不能上市、只能扔掉,为此,就想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对这些次果进行清洗净化,建立发酵池车间,进行深加工。今年,我们预计能生产枣蜜桃白酒20万吨,仅这一项就能增加收益近500万元。”孙小所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 范克龙 本报通讯员 徐艳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