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徐 建 本报通讯员 丁 杰
日前,记者走进东至县香隅镇香隅村,乡间小路清新整洁,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巷陌花木扶疏,碧水环绕,一幅古朴恬静的水乡画卷映入眼帘。步入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游客们或漫步桥头,或倚栏凭眺,或拍照打卡,流连忘返。
美丽的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位于香隅村三号堰河道的一侧。三号堰是上世纪70年代香隅村修建的一条灌溉渠,全长约1公里。后来,由于年久失修,淤泥堆积、河床抬高,加之生活污水的倾倒,导致河水受到污染,河道垃圾堆积严重,成了村里的卫生死角。
“三号堰以前就是条臭水河,夏天气温高,这里臭气熏天、蚊虫聚集,我们住在堰河附近的人就遭了罪。村里人都盼着水清岸绿空气好的那一天。”提到以前的三号堰,住在堰尾的檀枝红告诉记者。
“为了回应村民期盼,我们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综合治理项目,结合乡村治理,总共投入1300多万元资金,对三号堰全域环境进行整治提升。”香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速全胜告诉记者。
建堰闸、拓堤坝、清运垃圾、清淤河道……一湖清水漾碧波的景象,重新回到人们的眼中。在镇村统筹共抓下,村里又围绕三号堰建起了一座香隅公园,园内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儿童乐园以及凉亭、路灯、健身器材、亲水平台、公共厕所等各类设施一应俱全。
如何让美景“变现”,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村民致富,是香隅村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依托香隅公园的人流聚集效应,村里探索‘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合作模式,招商引资。”速全胜说。2022年以来,香隅公园吸引了10余家文旅企业入驻,立足生态、推动农旅,逐渐完成了文化惠民区、休闲观光区、生态采摘区、休闲娱乐区的建设,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景区也日渐形成。
“不仅有分红,我还在景区水上乐园的门票窗口上班,每月有稳定收入。”居民刘亚玲高兴地说。2023年,景区又增添了农耕体验园、儿童乐园、水上乐园、生态养殖园等项目,吸纳了村里近200人就业。
“整治一条河流,美了村庄、富了村民,这样的好经验值得大力推广。”前来参观学习的东至县洋湖镇退休干部洪同宽说。
据介绍,2023年,香隅休闲农业观光园共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成功获评国家级AAA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