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打造“军工亭”文化长廊,社区党委组织老党员开展“红色宣讲”,为小区治理培育“新力量”。
合肥市庐阳区海棠街道荷塘月色小区党支部开展“党建引领小集市、共建汇聚大爱心”公益集市活动。
合肥市包河区包公街道炳辉社区打造“香樟树下唠家常”议事协商机制,零距离了解民情民意,实打实解决居民所忧所盼。
做细治理体系
在“入门入户”中组织群众
包河区烟墩街道有26万人口,是合肥最大的街道,回迁小区多,矛盾纠纷突出,投诉信访量一度居高不下。
现实困境倒逼工作方式改进。去年5月,烟墩街道前移工作阵地,推行社区“两委”驻小区,让8个社区的40名社区干部走出高楼、离开案头,驻点小区,担任小区网格长兼党支部书记,上门入户大走访,及时收集诉求,贴近服务群众,在矛盾化解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密切干群关系。
统计数字显示,2023年,合肥常住人口超过980万,迈入特大城市行列。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对城市基层治理提出新的要求。
“住宅小区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百米,城市治理既要找到答案,更要寻求优解。”合肥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合肥着力建强组织延伸链条,推动社区治理向小区治理延伸,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小区治理效能。
2023年起,按照“便于党员开展活动、便于群众参与议事、便于社区指导治理”的原则,合肥市全面调整优化小区(片区)党组织设置,将全市4700余个小区,按照“一小区一组织”,对开放小区和独立楼栋,按照每500户左右整合为一个片区,共成立3678个小区(片区)党组织,实现小区党组织全覆盖。
瑶海区持续推动组织体系向老旧小区、楼栋院落延伸,坚持封闭独立老旧小区单建、零星楼栋和平房区域联建,去年调整优化362个老旧小区党组织。
建强“主心骨”,选好“领头雁”。合肥市加强小区党组织力量配备,注重选拔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2023年共调整配备小区党组织书记552人,选派63名退出领导岗位干部到社区担任基层治理指导员、2600余名街镇干部担任小区党建指导员、3000余名社区工作者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招募8000余名居民党员骨干担任红色小管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回应居民诉求。
配强力量的同时,合肥市舍得投入“真金白银”,坚持资金、资源向基层倾斜、往一线集中,做到市级资金足额拨付到位、区级资金及时配套到位。创新设置社区党组织活动经费,专项用于加强小区党组织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岗位薪酬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从2023年起,市财政为基层配备社区工作者、红色小管家给予专项补助。
做优自治机制
在“共治共享”中动员群众
四牌楼商圈地处合肥老城中心,商户居民需求不同,难免产生矛盾。庐阳区逍遥津街道创新实施“巷导计划”,挖掘熟悉本土文化的40多名专家、志愿者成为“巷导”,在讲好“商圈故事”同时,当好“小巷管家”,“分级多元”化解商居矛盾纠纷。
“‘通过组建商圈联合党委,定期召开‘街巷议事会’‘巷导下午茶’等,有效搭建商户与居民沟通对话‘连心桥’。”逍遥津街道党工委负责人介绍,依托“巷导计划”,不断凝聚多元主体合力,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物业领域信访投诉大幅下降。商圈内的淮河路步行街成功获评“全国示范步行街”,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街区。
只有让“旁观者”成为“参与者”、把“服务对象”变成“工作力量”,才能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融合度和精细化水平。合肥市积极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机制,拓宽渠道、创新形式,充分激发群众自我管理、协商共治的热情。
群众的事群众议。合肥各小区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代表工作室等,广泛建立议事场所,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近议事。目前,已在全市1400余个社区和小区党群服务阵地,搭建“香樟树下话家常”“板凳会议”等党群议事平台近1500个,引导群众常态化参与党群议事、小区治理,并完善“收集民意—解决问题—办结反馈—群众评议”的协商议事机制,确保群众反映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2023年,在小区解决群众日常问题8万余件。
“社区你我他,邻里是一家。”近年来,蜀山区由社区党委牵头,成立由社区和小区党组织负责人、居民代表、业委会代表、物业代表等组成的议事委员会,在小区楼栋活动室、物业中心、党群活动站等处设立100多个“周末议事厅”,根据居民意见确定议题,组织协商,推动了燃气入户、高空抛物、文明养犬等一大批居民关切问题有效解决。
“将协商议事的主动权交给群众,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对街道社区的工作更理解、更配合,投诉上访也就减少了。”蜀山区西园街道党工委负责人深有体会地说。
群众的事群众办。依托党员志愿组织、群众性组织,合肥全市各级党组织引导居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全市在各小区成立近2000个志愿服务队、1500余个党员先锋队,常态化为小区居民提供便民理发、家电维修、治安巡逻等志愿服务,涌现了“叮叮当当修理铺”“余姐缝纫社”等一大批群众认可的服务品牌。
做实为民服务
在“解忧解难”中凝聚群众
户外劳动者歇脚纳凉、书画爱好者墨间交流、少年儿童课后课堂……走进总面积近1300平方米的蜀山区井岗镇金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焕然一新的服务布局满足群众的不同需求。去年,金湖社区对党群服务中心全面焕新升级,充分链接辖区资源,积极对接居民需求,打造集学习教育、便民服务、共享办公、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
党群服务中心是居民“家门口”的服务阵地。合肥市建成各级党群服务阵地1700多个,为区域内各类组织、各类群体提供党务、政务、便民等“一站式”服务。
按照“服务区域最大化、办公面积最小化、功能设置最优化”原则,合肥市还实施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改造,推动549个社区实行集中办公,467个街道社区以电子屏幕、工作手册等代替制度上墙,1301个党群服务阵地实现延时服务、错时服务,145个街道社区提供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
服务居民、造福群众,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合肥市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体化支撑,不断提升人、财、地保障水平。
“亮组织、亮职责、亮身份,做好开门一件事”。合肥在全市小区党组织中开展“三亮一做”专项行动,依托社区公示栏、小区宣传栏、楼栋入户大厅等,公开党组织基本情况、职责、党员身份等信息,让居民群众全天候看得到党员,关键时候找得到干部。全市小区党组织以“开门一件事”为载体,解决小区道路整修、高空抛物摄像头安装、增设停车位等群众关切问题4000余件。
“有事专找小管家”。全市各小区发挥小管家“第一接单人”作用,每名红色小管家联系服务250户左右居民,根据每户家庭情况和实际需求,明确日访户、周访户、月访户,建立红色小管家收集、解决和上报问题“三个清单”,从“办好开门一件事”到“办好群众需要每件事”。2023年,共收集问题10万多个,解决问题6.8万个,上报问题3.3万个。针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八类特殊群体”常态开展“敲门行动”,提供物品代买、业务代办等服务。
党建引领“一条心”,下好治理“一盘棋”。着眼发挥党组织“黏合剂”作用,合肥各区探索党组织领导下的协同联动治理架构,实现组织共建、资源共享、治理共做、问题共解、困难共帮。
连续11年,庐阳区坚持“一线为民工作法”,区四套班子成员、驻点干部、“两代表一委员”,每月第一个周六下沉街道社区,开展政策宣讲、实地调研、民意收集和矛盾化解。瑶海区做实区域化党建,建立社区大党建联盟,整合1100余个驻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党员骨干力量,推进小区“需求清单”与各方“资源清单”对接落实,去年以来,为民办实事1300余件。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是基层治理的一道共性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合肥整合公安、城管、规划、市场监管等部门力量,全面推进“综合执法进小区”,推进小区私搭乱建、违规停车、物业乱收费等问题的解决;集中攻坚高频民生问题,推动“接诉即办”向“未诉先办”转变,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区治安管理问题,由市直部门提级办理,在全市建成智慧平安小区3740个,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赢得了民心也凝聚了人心。
■ 本报记者 黄永礼 本报通讯员 何 羽
(本栏照片由合肥市瑶海、庐阳、包河区委组织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