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户老人独居,需重点关注定期上门走访。”“该户低保户医保资料需要完善,尽快联系沟通相关部门。”“该户孕妇不了解准生证办理程序,需上门指导。”……今年以来,在六安市金安区三里桥街道,每位社区工作人员手上都有一本“民情日记”。这本日记记满了家长里短,也记下了群众诉求。
“社区干部不能坐等群众来提需求,更不能坐在办公室宣传政策,而要到群众中办事,为群众解决问题。”三里桥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晓琪告诉记者,去年底,该街道决定在辖区开展“民情大走访”,由社区干部带着政策法规深入家家户户宣传,揣着“民情日记本”详细记录每一户的诉求和问题,带去“政策”,带回“呼声”。
近日,友谊社区党总支书记石婷婷走访低保户王某时得知,王某与其父亲相依为命,2024年初被认定为低保户。其父亲去年的治疗费用报销未享受到低保户医疗救助相关待遇。王某的父亲称,报销时发现享受低保户待遇前后的治疗费用报销没有区别,却不知道如何反映这个问题。
石婷婷当即将此事记录在“民情日记”中,第二天便与民政、医保部门沟通,了解到王某的父亲是因为涉及分级诊疗、异地就诊等多个问题,未能及时享受低保户报销待遇。在社区的协调帮助下,王某的父亲递交了医疗费溯源申请并完善了相关资料,确保其享受合理的医疗费报销额度。“我家情况特殊,社区干部平时就很关照。这次医保报销多亏了社区干部帮忙。”王某的父亲满是感激。
“去年12月11日,我接到了低保家庭庞奶奶的求助电话……”落星庙社区干部苏郭东在“民情日记”中记下了80多岁的庞奶奶求助社区购置燃气卡充值一事,并备注了其老伴因病长期卧床,家中无子女照顾,需重点关注,定期入户走访。
“您是住户还是租户?家中有没有老人?生活有没有困难……”每到一户,社区工作人员都详细询问居民信息并填写社区民情走访记录。以“民情大走访”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用“民情日记”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一段时间下来,三里桥街道社区干部已经走访147户居民,发现并办理36件民生实事。
据了解,三里桥街道已全面铺开“民情大走访”活动,并计划在此基础上绘制全街基础“民情图”,张贴“三里桥街道桥连万家连心卡”,公布社区干部及相关单位的联系方式,让群众遇到难题时立刻想到街道社区。
(本报记者 唐欢 本报通讯员 胡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