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记者跟随黄山市屯溪区“营商环境体验客”杨磊以新就业群体成员身份,走进服务窗口、社区和政务中心,实地体验政务服务情况。
在屯溪区某商圈工会驿站里,一位外卖骑手正喝着凉茶休息,身着外卖工作服的杨磊凑过去搭话:“师傅,我是新来的,你觉得这个驿站用得还方便吗?”
“那比原来好太多了,这里充电、喝水、歇脚都方便,但是对我们的社保政策普及还不够,我到现在还没搞清楚。”话音刚落,骑手接到新订单立马出门,“有空再聊。”
这位骑手的实话实说被杨磊记入他的“体验问题清单”。
“我在一家贸易公司上班,属于灵活就业人员,报名参加体验活动很有意义,其实群众需要的不止是硬件设施,还有精准的政策服务。”杨磊感慨。
在商圈附近的杨梅山社区服务大厅,杨磊向工作人员咨询起灵活就业参保登记事宜。“现在我们对整个流程进行了优化,大概5分钟就可以完成。”工作人员对杨磊说。
“过去办理这项业务需要跑好几个窗口,现在办事像‘点菜’,勾选需要的服务就能打包办理。”杨磊很满意地说。
从服务大厅出来后,记者随杨磊来到了屯溪区政务中心人社综合窗口,“社会保险参保一件事”几个大字非常显眼。排在杨磊前面有五六个人,轮到杨磊时,工作人员耐心询问,得知杨磊的诉求后说:“你是企业上班人员,现在只需填一张表,就能同步办理养老、医疗等五险登记。”
“我看前面几个人咨询的跟我是差不多的事情,我觉得你们这里可以增设一些智能化的系统,让同类型业务更快办理。”杨磊建议道。工作人员当场展示正在测试的“社保服务二维码”:“您说得没错,不少群众都反映过,我们已经在测试了,下个月起就可以扫码获取个性化办事指南。”
随后,记者来到屯溪区营商环境办了解情况。
“群众的一个小建议,可能就是改革的突破点。”区营商环境办副主任姚琼告诉记者,通过面向社会招募“营商环境体验客”以来,已将体验客提出的32条建议分类转化为改革任务,目前已有26条落地见效。
“这是我们开展的第二期营商环境体验客‘问诊’活动。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擦亮活动品牌,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把体验客的‘金点子’转化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金钥匙’,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姚琼表示。
这种“用户视角”的监督机制正在释放红利:今年以来,屯溪区已推出2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场景,累计办件388件,线上可办事项达3590项。
·编后·
优化营商环境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应是社会各界参与的“交响乐”。当普通群众化身“体验客”,他们不仅是问题的发现者,更成为改革的推动者。小小体验客,撬动大改革。
(本报记者 李丹青 本报通讯员 程晔 黄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