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核工业从这里走来——来自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蹲点报告
北京西南郊区,有一个看上去不怎么起眼的小镇——新镇,60多年前因核而建。但在中国核工业领域,这里却是个最有历史感的地方——
2019-04-25 10:00:18 -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球领先
2014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通过一个统一的电子平台处理国际贸易当中的各类申报,借助这个窗口,企业可以节省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世界银行在营商环境报告当中向全球推荐了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
2019-04-24 20:03:51 -
吉林榆树:从产粮大县到农业强县的不懈探索
黑土地上先进的农业机械轰鸣驶过,采摘园里的瓜果秧苗茁壮生长,农产品加工生产线高速运转……正值东北春耕时节,记者在位于吉林省中北部、松辽平原腹地的榆树市蹲点调研时发现,这个产粮大县正不断“强筋壮骨”,在黑土地上探索现代农业综合发展之路。
2019-04-24 10:32:37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进博会成为上海对外开放新名片 新一届亮点多更精彩
全球首款“会飞的汽车”、巨无霸“金牛座”龙门铣、硬币大小的心脏起搏器、会与人协作的机器人……去年在上海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过几个月,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即将与观众见面,有哪些亮点值得期待?快来和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2019-04-22 14:38:10 -
一座城市的开放品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上海路径(中)
“上海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好,同其开放品格、开放优势、开放作为紧密相连。”2018年11月5日,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来自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首脑这样推介上海。
2019-04-22 14:37:01 -
这个“456”不简单——内外联动开放释放“上海磁力”
在上海市政府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中,这串“456”数字令人印象深刻,成为开放高地上海不断更新发展的有力佐证。“魔都”的魅力并不止开放前沿的海阔天空,更有内外联动不断释放的“上海磁力”。
2019-04-22 14:34:58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南繁基地:建设中国种业硅谷
在海南南部的三亚市等地区有一片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每年九月到第二年五月,全国各地几千名农业科技人员都会来到这里,利用典型的热带气候和优越的生态条件进行农作物种质创新、品种选育等科研工作。
2019-04-21 21:41:12 -
百尺竿头再登攀——高质量发展的“上海答卷”
观察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和未来前景,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是一扇很好的窗口。
2019-04-21 16:40:57 -
开放品格成就高光时刻(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开放、创新、包容已成为上海最鲜明的品格。这种品格是新时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生动写照。”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全世界都听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的点赞。
2019-04-21 11:08:39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走向深蓝 三代人的海洋梦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高端装备制造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山东烟台一家从修造小木船起步的海工企业,通过数十年的自力更生,特别是近10年,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同时不断自主创新,建造出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半潜式石油钻井平台,跻身世界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第一阵营。
2019-04-21 11:07:58 -
从渡江战役“跳板” 到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示范
从长江南岸的铜陵胥坝渡口乘坐轮渡,不到10分钟便到达对岸的江心洲,由渡口乘车10分钟,就到了胥坝乡群心村。4月19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当年渡江战役解放铜陵的登陆点。
2019-04-21 09:07:19 -
践行“四力”要求 讲好“安徽故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奔赴基层一线,践行“四力”要求,蹲点调研采访,用心感受江淮大地的沧桑巨变,精彩展现70年辉煌成就,生动反映江淮儿女奋进新时代的精神风貌。
2019-04-21 09:07:19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寿光之光——来自山东省寿光市的蹲点报告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瞿长福摄县委书记与县域经济一棚蔬菜,从三元朱村出发,点亮的,不仅是王乐义和村民们的目光,也让时任县委书记的王伯祥兴奋不已。这道剪影折射的,是蔬菜产业一马当先,农业率先发展、优先发展,给寿光农民带来真金白银,农业农村其乐融融。“我为什么关心蔬菜,蔬菜能解决农民的大问题啊,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
2019-04-19 15:33:50 -
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
张庄村老村室河南省兰考县委宣传部供图这一天,揭开了张庄摆脱贫困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张庄村“幸福路”河南省兰考县委宣传部供图“幸福路”这个名字,是村里人为纪念摆脱贫困而起的。”——张庄老党员游文超满怀感恩地道出了张庄人的“幸福密码”,也道出了张庄人对党、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比爱戴之情。
2019-04-19 10:07:47 -
记者蹲点手记:感受“戈壁明珠”崭新容颜
新华社发(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宣传部提供)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7日电题:记者蹲点手记:感受“戈壁明珠”崭新容颜新华社记者高晗潘莹“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个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人一见倾心……”著名诗人艾青曾这样赞美“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在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内,工作人员(左一)为参观的中学生讲解(4月9日摄)。这个春天,记者来到军垦新城石河子市蹲点采访,亲身体会她的变化,感受她的崭新容颜。
2019-04-18 09:59:21 -
从无人之地到宜居之城——新疆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走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图为基于该建筑改建后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新华社记者王菲4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王菲摄石河子总场鸿兴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周润,2010年从山东来到石河子,承包65亩地,第一年就实现致富。新华社记者王菲摄根据新疆兵团党委对八师石河子市发展定位,八师石河子市提出,以石河子市为中心规划建设北疆兵团城镇带,加速推进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科技教育中心、医疗服务中心、军垦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现代金融中心”六大中心,在新的历史阶段让“共和国军垦第一城”焕发新光彩。
2019-04-18 09:55:50 -
赶上好时代 奔向好日子(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
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这个被燕山余脉环抱的北方小村,今非昔比。曾经,村民们虽心有不甘,却无力摆脱贫穷。如今,赶上好时代,全村齐力脱贫,幸福曙光乍现。
2019-04-16 10:20:40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沙洲村:“半条被子”捂热红色旅游
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湖南汝城沙洲村时,与村里的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一段“半条被子”的感人故事也广为流传。现在,这个曾经穷困的小山村,借助红色旅游,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9-04-16 10:19:15 -
昔日矿坑 今朝公园(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年长的人,或许还记得,1960年版五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是一台大电镐正在工地作业的场景。这工地,便是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如今,电镐静静矗立在矿山广场中间,向人们诉说着这个昔日亚洲最大露天煤矿的辉煌,也见证着它从地球伤疤到生态公园的涅槃重生。
2019-04-15 14:54:13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台湾青年在福建平潭创业:在这里 我们能看到未来
五天前,从台北驶来的“丽娜”轮抵达福建平潭澳前客滚码头。台湾青年刘天赐就在这艘船上。他不知道此行的具体安排,只是听好几个朋友提起过这里,“平潭是个好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台湾青年在这儿开店免店租,每个月还有补贴嘞!”于是,尽管不大了解情况,他还是愿意利用周末时间,约上三五好友组成一个“平潭考察团”,来这里一边旅游,一边考察当地的商机。
2019-04-15 14:53:10 -
中关村 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爱国奉献干惊天动地伟业“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耸立在北四环中关村立交桥的北边,是我国科技竞争力的新生力量。在新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村”,与我们国家的历史与现实、精神与物质、梦想与奋斗紧紧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精神符号,成为一个国家追求卓越、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象征。新浪、搜狐、百度等一批互联网公司在中关村发展壮大……仿佛在一瞬间,中国人迈入了网络时代。
2019-04-13 10:04:02 -
西柏坡,启迪新时代“赶考”征程
70多年前,烽火连天,电波“嘀嘀”,党中央在河北西柏坡村指挥“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2019-04-11 10:26:36 -
奋斗的足迹——来自西柏坡的蹲点报告
同庆祖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即日起,新华社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栏目,集中推出系列报道,深刻反映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揭示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讲述普通人与新中国同成长、共命运的动人故事,激发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2019-04-11 10:24:55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宣传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宣传片
2019-03-29 1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