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用“四力”展开江淮奋进画卷
—— 全省新闻战线“新春走基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综述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19-02-21 09:10:14 责编: 徐文娟

编者的话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今年这个新春,格外令人关注。从淮北到江南,有多少乡村旧貌换新颜;贫困山区,有多少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追梦路上,有多少梦想在奔跑中实现……春节前后,全省各大新闻媒体纷纷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从媒体负责人到普通编辑记者,带着满满的热忱与祝福出发,深入生产生活一线,采写了一大批接地气、暖人心、充满正能量的新闻精品,锤炼了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此,我们撷取部分记者走基层的感悟,与读者一起感受美好安徽的勃勃生机。

记录基层群众欢度春节的快乐场景,摄录春运期间务工返乡人员的匆忙脚步,见证一线工作者坚守岗位的汗水,定格革命老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幸福笑容……1月21日起,全省新闻战线深入开展“新春走基层”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一支支采访小分队下田间、入社区、进企业、宿农家,在实践中锤炼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推出一大批沾着泥土、冒着热气、温暖人心的精品佳作,全面呈现江淮大地奋斗追梦的最美画卷。

扑下身,沉下心,记录时代万千气象

2月1日,腊月二十七,除夕将至,合肥客运总站满是归乡心切的旅客。安徽日报摄影记者李博却背起沉重的摄影设备,踏上前往阜南县的长途大巴,直到大年三十晚上拍完王家坝镇王家坝村村民吃团圆饭的情景,他才匆匆赶回合肥与家人团聚。3个日夜吃住在基层,李博用一组图片《春到濛洼》,真实记录了淮河濛洼蓄洪区经过整治后,群众在新庄台上迎来第一个欢乐大年的幸福画面。

扑下身子“接地气”,沉下心来“抓活鱼”。全省各级各类媒体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通过聚焦基层新变化、群众微感悟,用一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折射出江淮大地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

除了在重要版面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安徽日报以“家”为主题推出系列专版策划,通过讲述“温暖回家路”“贫困户暖居”“传承好家风”等不同类型“家”的春节故事,折射时代变迁,彰显家国情怀。安徽广播电视台各电视频道、广播频率的记者用眼去观察、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记录,通过点面结合的报道,反映江淮大地各条战线呈现的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生动场景。中安在线开辟“追梦在路上”“岗位过新年”“我的小幸福”等多个栏目,汇聚基层一线工作者的声音,形成江淮儿女奋斗追梦的大合唱。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许晖说,她多次跟随省文联文艺小分队下乡村、进社区,报道向群众“送文化年货”活动,真切感受到文化惠民给基层群众带来的幸福感、获得感。“只有真正走进群众生活,感受百姓冷暖,新闻报道才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

大年三十,安徽日报记者李博(右)在阜南县王家坝镇采访。


感冷暖,问民生,百姓成为新闻主角

“以前是村里向村民要钱,现在是村里给大家分红!”在广德县柏垫镇土桥村股东分红大会上,安徽日报记者张敬波看到村民排队领取“新年大红包”的喜悦笑容,深刻地体会到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曾经的经济薄弱村发生的巨大变化。

从乡村到社区,从车站到超市,新闻记者们摊开纸笔算细账,对比今昔话感受,真实记录基层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不断改善的点滴细节。在颍上县南照镇卜林村,中安在线记者史睿雯跟随村第一书记戴瑞为村民写春联、问冷暖的脚步,体验基层干部大年三十忙碌的一天。在合肥市蜀山区丁香社区,新安晚报记者朱庆玲闻着社区志愿者为空巢老人做“团圆饭”的馨香,感受节日的温馨和暖情。在合肥各大交通枢纽,安徽商报记者通过细致观察,发现年轻人已从“返乡客”变成“接站人”,“反向春运”折射出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

阜阳日报记者徐风光走进阜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京九丝绸公司,看到500余名工人吹响复工“集结号”,热火朝天投入工作的景象。“年年走基层,每年感受都不同。”徐风光说,“从工人师傅的笑脸上,我能感受到普通人脚踏实地的干劲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1月31日,安徽新闻综合广播记者孙成在肥西县采访城乡公交一体化。

融媒体,强发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

高铁上的女列车长、医院坐诊的年轻医生、周到服务的公交司机、保护平安的派出所民警……安徽日报新媒体中心推出H5特别策划《春节里,他们“不打烊”》,聚焦节日期间各个行业基层工作人员坚守岗位,用自己的辛勤和笑容,换来万家温馨与甜蜜的故事,引得网友纷纷转发、点赞。

一脚踩进泥土,一头连上云端。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层”报道活动中,全省各级各类媒体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安徽日报在客户端、微信、微博及安徽新闻网同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题,记者通过“文字+图片+短视频”等方式,为读者呈现具有现场感的“新闻大餐”。新安晚报以“我看家乡新变化”为主题,在安徽网、大皖新闻客户端开展融媒体直播活动,记录城乡节日新变化、江淮发展新气象,并邀请读者评论互动。安徽商报推出多个“新春走基层”整版策划,全面展现百姓节日生活,旗下合肥网、无线合肥客户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与报纸实现联动报道。

到乡村新建的公厕感受民生改善的温度,到蔬菜大棚中“拉家常”体验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幸福,中安在线记者彭旖旎多次通过图文直播参与“新春走基层”报道。她深有感触地说:“到现场去、到基层去,是新闻工作者永葆生命力的光荣传统,每年的‘新春走基层’更是记者增强本领的大练兵!”(本报记者 张理想)


安徽卫视记者代朋飞(左3)与合肥市滨湖世纪社区居民一起包饺子、话家常。
新安晚报记者在安徽交控集团六安北高速公路管理中心采访春运。
春节前夕,淮南日报记者在引江济淮工程(安徽段)江淮沟通段施工现场采访。 本版图片均由新闻记者所在单位提供



体会农村富足生活——

农家有了不少“新配置”

为了迎接儿子儿媳回家过年,霍邱县范桥乡倪庙村村民范其银买来了砂石材料,把院门口一处地面做了硬化,修起了一块简单的停车坪。范其银说:“儿子今年新买了小轿车,回来要有地方停啊!”范其银院子的附近,已有邻居家的两辆私家车停着。

这几年,农村最明显的变化之一便是汽车逐年增多。记者春节期间在倪庙村采访,处处都能看到私家车的身影,时不时还得注意村道上来往的车辆。曾经一度被农村群众视作昂贵、奢侈的小轿车,没有几年的光景,便“开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农民常见的出行工具。在村民的眼里,“轿车已经越来越不稀奇”。

“越来越不稀奇”的心态,反映出农民对全新生活方式的接受与拥抱。记者在采访中真切地感受到,近年来我省农村地区发生的新变化,让农村群众足以产生对新事物不稀奇的底气。且不说宽敞平坦的道路、干净方便的自来水这些基础设施早已得到改善,宽带入户、快递进村这些“新配置”的应用,打破了城乡之间的“次元壁”,让久居城市的青年也会惊叹于这里与现代生活的“无缝对接”。

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新变化,一件件改善生活的“新配置”,就像农民置办的年货一样,在春节前不断充实着农民的家底,让农家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富足、祥和。走进基层,贴近群众,在他们灿烂的面容上,能够感知国家富强最为朴素的画面,从他们朴实的话语里,更能够触及时代前进最为有力的注脚。( 本报记者 范孝东

触摸创新的脉搏——

科技创新只争朝夕

春节刚过,无论是家在云南的中国科大博士生张兴超,还是家在山东的启威生物联合创始人李军配,他们都早早地赶回合肥,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创新先行,只争朝夕”。

中国科大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氛。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然而,除了长途跋涉,张兴超实际上只在老家呆了三天,他也很想多陪父母几天,但又牵挂着实验室里的工作。“导师没有要求加班,但只有抢抓时间,才能更快地推进项目。”实验室里,张兴超已经先“开了工”。张兴超从事的是地球化学的基础研究,这一领域普通人看起来很枯燥,而他乐在其中。他对于科研的热爱和拼搏劲,让人十分感动。

认识李军配已有3年。2016年4月,初识李军配时,他是中国科大的一名博士后研究员,他的梦想就是把更多的科研成果送到货架上。

如今,李军配已参与创立两家高科技公司。春节假期,他也是早早地从山东赶回合肥。在他看来,要想抓住这个时代就不能停止创新,有一刻松懈就可能被时代淘汰。

伟大的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在科技创新的征程中,这种只争朝夕的创新激情弥足珍贵,必将推动创新迈上新台阶。(本报记者 桂运安

感受党的政策带给基层的温暖——

乡间处处春意浓

除夕夜,在乡村的一个花卉基地,跟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大家子人一起吃年夜饭,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不同寻常的体验。

全椒县石沛镇齐桂文一家通过种植花卉脱贫致富的事迹,我两年前报道过。那时,他家的花卉基地位置偏僻,规模也不大。短短两年,在地方党委、政府的扶持下,基地搬到了交通便捷的镇农民工创业园,几个简易大棚变成了两个各1500平方米的钢结构连栋温室大棚。基地也从一家人自己干,发展到长年用工十多人。

这顿年夜饭,除了齐桂文一家,还有基地的贫困户工人。从他们祝福的话语和敞开心扉的对话中,我听到的是老百姓对党的政策的由衷感激,是对乡村振兴的美好憧憬,是对脱贫致富的热切期盼。

春节前夕,我在给全椒县大墅镇刘兴村的贫困家庭送新春“大礼包”时同样感受到了浓浓春意。贫困户梁立新夫妻俩双双残疾,却养育了出色的一儿一女,一个大学本科在读,一个刚参加完研究生考试,幸福正在向这个历经苦难的家庭一步步走来。产业、低保兜底、金融、教育、健康、文化科技、危房改造等各项政策相关部门都给他们家争取了,懂得感恩的梁晓燕和梁俊姐弟俩说,从小就在心里埋下了治病救人、奉献社会的种子,都选择了医学专业。这样的家庭,怎能不让人有春风拂面之感!

这个春节,浓浓春意不仅洋溢在花卉基地内,洋溢在贫困户家中,还流淌于农村各地的“村晚”的舞台上,流淌于“百家宴”那一道道群众自愿做出来供乡亲们品尝的美味佳肴间……(本报记者 罗宝

喜看脱贫户信心满满迎新年——

自主脱贫奔小康

1月30日大清早,我小心翼翼地整理好左手上浸血的纱布,带着雨伞、背着采访包出发。就在6个小时前,我的左手受伤,深夜在医院缝了三针。无麻药缝针的疼痛让我很想推掉第二天的采访,但想到党报记者的使命,我决定带伤采访。

脱贫路上不落下一个人。我认为,扶贫报道不仅包括贫困县的贫困户,也应包括非贫困县的贫困户。跟以往到皖北或大别山区相比,当天的采访地是我最近距离的一次扶贫采访。雨天路滑,我坐了近2个小时的车到达巢湖市柘皋镇。一进柘皋镇五星村七旬老汉樊仪福老人家的门,就看到一面墙上贴着“自力更生示范户”的奖状。老樊介绍说,他去年利用家门口的空地养了200多只鸡,这“溜达鸡”是市场喜爱的“土鸡”,一上市就销售一空,政府还给了养殖补贴。“期待新的一年扩大养殖规模,用村里的电商平台,把鸡卖到更多的地方。”

采访路上,我看到“村村通”的路上竖着“玉兵农家乐”的招牌。一旁的村干部解释说,这是村里给贫困户刘玉兵打的广告。“现在政策这么好,我还想提升农家乐的品质。”刘玉兵告诉我,他家虽已脱贫,但是还要继续干下去,绝不能原地不动等着政府救济。

上午的雨虽然下个不停,但我如约走访了5户农户。这些脱贫户的故事,让我更能体会到:扶贫扶志,才能“两条腿”走路,才能行稳致远。(本报记者 夏海军

致敬春运中的高铁人——

用坚守温暖万家灯火

1月30日凌晨2点,寒风凛冽,雨雪交加。穿越大别山腹地的合武高铁线上,戴着头灯、操着机械的工务、电务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巡检线路。跟拍他们的工作场景,四个小时走下来,我的外套被雨雪打湿,汗水不断冒出,在冬夜里显得“热气腾腾”。雪夜深山巡线,对我来说只是一次印象深刻的采访经历,但对墩义堂综合维修工区70多名技术员来说,这可是他们要坚持一生的事业。这支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队伍常年坚守深山,交通不便,平时也难得回一趟家。每到春运,大家都往家奔的时候,他们却义无反顾地选择“逆行”,坚守岗位,更加频繁和仔细地检查线路,保障高铁平安运行。

结束采访,回到宿舍,明亮的灯光下,我瞥到了电务技术员李江帆那双长满冻疮的双手。细问之下才知道,因为操作精密仪器,李江帆很多时候不能戴手套作业,工作一年后双手就开始生冻疮,每到冬天,都要复发。所谓的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我们坐在舒适的高铁车厢“贴地飞行”时,千万不能忘了“李江帆”们的默默付出!

服务不同车次,整个春运40天都不能团圆的客运员夫妻芦杨、李楠,父亲、妻子和自己同时服务春运,只能趁母亲带着小孩来站台短聚、照张全家福的亓迪一家子,坚守“三平方米”行李车厢的铁路夫妻张进和王芳……感谢我镜头里的这些春运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坚守,换来了千万家庭的团圆。我希望我的报道,能激起更多群众对高铁人的关注和关心,给他们带去慰藉和力量。(本报记者 吴文兵)

    相关新闻
春耕生产这样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