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传统佳节遇上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0月17日重阳节,“健身气功·五禽戏”大型展演活动在合肥安徽名人馆拉开帷幕,600余名老人、孩子为观众献上两千年历史底蕴的五禽戏盛宴。
五禽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功法,于三国时期诞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
参加展演的老人们健朗矫健,孩子们活泼健壮,将五禽戏的精髓展现的淋漓尽致。虎的威猛气势、鹿的自由舒展、熊的憨厚沉稳、猿的灵活敏捷、鸟的潇洒挺立,在展演者的演绎下,每一个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让人感受到中华养生文化身心合一的魅力。参观的游客也纷纷驻足观看,在现场氛围的带动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跟着打两招。
据合肥市健身协会副主席王红梅介绍,虎、鹿、熊、猿、鸟这五种动物对应人体的肺、心、脾、肝、肾。五禽戏模仿它们的形象和特征做动作,坚持练习,能改善对应的身体状况。
金秋九月爽,九九话重阳。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来庆祝重阳。
而五禽戏由安徽名人、东汉名医华佗编创而成,是我国最早、最完整、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2003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之一向全国推广。
安徽名人馆馆长程红表示,安徽名人馆是安徽省历史名人文化的重要窗口,五禽戏编创者,神医华佗作为安徽亳州人是安徽名人馆重要展陈人物,“在重阳节这一天举办五禽戏大型展演活动,将传统佳节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对重阳节敬老爱老、健康长寿的传统节日内涵的体现,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健身文化的继承和传扬。”
此次五禽戏大型展演活动由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合肥市体育局主办;渡江战役纪念馆(安徽名人馆)管理处,合肥市健身气功协会承办。
据悉,合肥市健身气功习练人口目前已达25000余人,习练人员从中老年人群不断向年轻人群延伸,成为全民健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 彭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