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徽评
【地评线】徽评:由“制”到“智”,何以江淮?
来源: 安徽新闻网 2025-09-22 15:36:15 责编: 武静

9月20日上午,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开幕式暨主旨演讲在合肥举行。世界共赴“制造之约”,这场世界级盛会再次汇聚全球目光。

“智造世界·创造美好”,大会主题醒目点题。从开幕式暨主旨演讲、重大项目对接;到“十四五”制造业发展成就展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供需对接;再到大会发布等……超40个国家共同赴约,感受充满科幻的“未来感”。从不同角度望去,今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规格高端,“大咖”云集,“新意”拉满!与会嘉宾对安徽制造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安徽制造”近年来的加速跃升,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是中国制造大踏步前进的典型与缩影。

这一世界级盛会永久“落户”安徽,安徽如何用好“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优势,让企业站稳智能制造的“风口”,揽得更多的国际合作大单,推动更多“江淮智造”漂洋过海、走向世界?怎样让江淮各地以“智”为支点,撬动更多高端人才、前沿科技资源“流”向安徽?拉直这些问号,可在这场国际盛会上找到答案。

会场内,从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到工程机械、生物医药,这些“智感”足、引领前沿的板块中,“皖企”不负众望,竞相在这条崭新的赛道上展示成果,吸引合作。世界舞台上的安徽,“芯屏汽合”“集终生智”蔚然成势,智能制造多点开花,这背后,正是企业敢闯、政府作为的共同成果。

会场外,安徽的企业善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在全球工业机器人、显示面板、汽车、新能源汽车、家电、光伏组件、光伏玻璃等领域有着“过人之处”。今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新能源汽车产量、汽车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皖企”展现出独特的“破土力”,在智能制造领域愈发成为凿开未来视野的“破壁者”。

不只是“近水楼台”,安徽更应成为“造月者”。实际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主攻项”。在皖,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有想法,政府搭好台,在政策上倾斜,在人才上支持,在金融上浇灌,在市场上领路……才能形成适宜企业创新的生态。如今,“产学研用”这条链在安徽越拉越紧,密织成网,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科技发明从“书架”走向“货架”,越来越多的“金娃娃”被不断孵化出来。

本次世界制造业大会首次设立智能机器人展。这个首次设立的舞台,成为世界倍加关注的“窗口”。安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居全国第五,在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走在前端的安徽,智慧成果闪耀世界舞台。从未来商店、康养中心,到便民中心及科教中心、创新创业区……世界制造业大会设置的8大板块中,超1000种的优势产品集中亮相。逛展观会,不仅有“首次”带来的“冲击感”,更见“皖企”手捧“金娃娃”,展现特长,让世界看到创新奔跑的安徽身影,感受到安徽由“制”向“智”的骐骥一跃。

下好创新“先手棋”,打好智造“主攻项”,从2018年“创新驱动,制造引领,拥抱世界新工业革命”,到2025年“智造世界·创造美好”,主题之变,镌刻着安徽制造业逐“新”向“智”的坚定步伐。步伐稳、速度快、产业新,根本在于创新生态适宜。

生态从何而来?没有周全的政策撑腰,再好的创意,也难以结果,只能停留在想象中、纸面上。“破四唯”“立新标”,持续推进科创金融改革,优化人才体制机制,深化编制周转池、科研经费管理等改革,安徽不断打出“组合拳”,集全省优势资源,向着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坚定迈进。

好的创新生态,是企业抓创新必备的阳光、雨露、清新空气,只有全域空气新,才能形成安徽“智”造新气候。从安徽主动沉下去,当好企业和群众的“服务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培育“人人重视营商环境、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氛围;到马鞍山推出“经心办”,助企“舒心干”;再到太湖县推行“妈妈式”帮办机制,为企业减少审批事项……省、市、县共同发力,形成合力,为企业创新腾出精力,带动市场奋力奔跑。如今的安徽,“专精特新”之路越走越宽,手握更多知识产权、尖端技术,不断迈向产业链价值链“上游”位置。

站在2025世界制造业大会的舞台上望去,智能制造浪潮翻涌,江淮大地正以创新为楫,破浪前行,在全球智能制造的奋进轨迹上留下鲜明的江淮印记。(作者 周军)

    相关新闻
【地评线】徽评:整治网络乱象,共筑清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