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步走”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离不开基层的扎实推进,基础夯实是前提,产业激活是核心,治理有效是保障。在实际推进中,需结合实际灵活调整,真正让乡村实现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的目标。
2025-08-13 09:59:32 -
新时代青年,就得有点“烟火气”的担当
说起“新时代青年”,别总想着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那份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的精神,往往就藏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里,带着点烟火气,才更让人觉得靠谱。
2025-08-06 17:15:56 -
基层治理中永不褪色的“鱼水密码”
作风建设是丈量党群关系的“标尺”,更是夯实执政根基的“基石”。对基层干部而言,作风不仅是刻在群众心中的“身份烙印”,更是检验初心使命的“现实考场”。从田间地头递来的一杯粗茶,到议事厅里直抵人心的几句真言,党群鱼水情的密码,始终藏在作风建设的细微处。
2025-08-06 17:16:05 -
国潮澎湃,激活消费“一池春水”
从泡泡玛特Labubu在海外引发抢购热潮,到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周边产品火爆……当下,国潮正以汹涌之势,席卷消费市场,激活了消费的“一池春水”。(8月4日《光明日报》)
2025-08-07 14:58:05 -
红色基因融入心中,化作照亮未来的光
红色是中国最鲜明的底色,红色精神是中国人民最质朴的精神。相关数据显示,自7月下旬以来,暑期红色旅游目的地及相关旅游线路的搜索热度快速上升,北京、陕西、江西等传统红色旅游目的地热度居前。井冈山、延安、韶山等传统红色旅游目的地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均有增长。
2025-08-07 14:54:50 -
越是"滚石上山"时,越要点燃创新引擎
柔性玻璃被弯折百万次而不损坏、输入文字后大模型即可生成图像、在手机中装入“量子SIM卡”即可进行量子密话……这些“刷新”人们认知、富有“想象力”的场景,正是记者在日前举行的“活力中国调研行”中感受到的安徽“未来感”。
2025-08-07 14:50:35 -
落实基层减负,让奋斗者有为
基层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不能被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束缚手脚。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基层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人民群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基层工作者却常常被各种形式主义和繁琐程序所束缚。为此,基层减负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25-08-06 17:16:13 -
别让文旅同质化,“吹凉”游客热情
“想你的风又吹到了xx”,这句曾经浪漫又吸睛的宣传语,如今已被各地景区用滥,成为文旅同质化的典型代表。从宣传口号到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无处不在,让游客的旅行体验大打折扣。
2025-08-06 17:16:40 -
厚植乡土文化,筑牢基层治理“精神根基”
乡土文化是基层群众的精神原乡。传承民俗风情、家风家训、乡规民约等文化基因,既能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也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乡村既见山水乡愁,更显文明新风。
2025-08-06 17:16:49 -
以党建之光,照亮网络空间之路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奔涌下,网络空间已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信息传播、社交互动的主阵地。它既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也带来了信息繁杂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加强党建引领,对于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2025-08-06 17:23:10 -
赓续抗战精神 砥砺复兴征程
80年光阴流转,伟大抗战精神依然闪耀着时代光芒。今天,我们回望那段峥嵘岁月,不仅是为了铭记历史,更是要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2025-08-14 12:52:37 -
赓续抗战精神——青年干部的务实担当与行动密码
历史烽烟虽已远去,伟大抗战精神却如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炽热精魂,在新时代的长空下依然激荡着磅礴力量。作为国家事业薪火相传的“接力者”,当代青年干部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复兴伟业中勇担重任?
2025-08-14 11:23:50 -
社区工作者身上应有的“四味”
社区工作者的能力、品性、作风等不仅影响自身的成长进步,更影响社区居民服务事业的发展。作为新时代社区工作者,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从严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反思自己、约束自己,要做知识丰富的学习者、脚踏实地的奉献者、胸怀群众的服务者、有担当的开拓者。基层作风不是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次走访入户的脚步里,凝结在每一件民生实事的办理中,彰显在每一个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上。做好社区基层服务工作,社区工作者们身上应有“四味”。
2025-08-06 17:32:50 -
以“党建+”筑牢防汛救灾的“红色堤坝”
近日,受极端天气影响,我国多地遭遇强降雨侵袭,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洪水较量的硬仗中,“党建+”模式成为防汛救灾的“硬核力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闻“汛”而动、向险而行,用责任与担当筑起守护生命的“红色堤坝”。
2025-08-06 17: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