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理论
增强安徽文化归属感认同感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2-08-09 14:48:47 责编: 武静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增强安徽文化归属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探索提升安徽文化认同的路径,对于增强安徽文化归属感、激发安徽人民凝聚力、开创安徽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正确导向,推动安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安徽文化建设与发展要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滋养群众精神生活,凝聚发展精神动能,塑造文化繁荣图景。一是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精神文化需要。要着力进行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打造文化惠民品牌化工程,实行“政府招标,群众点单”模式,让需求与供应无缝对接;实施文化产业振兴工程,培育壮大“皖字号”文化产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二是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凝心聚力。要宣传安徽经济的能级之变,展示安徽奋起直追的精神状态;推介安徽制造业“逆袭之道”,凸显安徽矢志创新的信念决心。三是展现安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壮阔图景。要讲好安徽故事,不断推出文化精品,让新时代安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貌充分展现在人民群众面前,激发安徽人的自豪感。

深入挖掘阐释,增强安徽文化的底气与信心。安徽历史积淀深厚,文化灿烂辉煌,干事创业人才辈出。我们要深入挖掘阐释安徽历史文化的精华,增强对安徽文化的底气与信心。一是开展安徽文化精华挖掘活动。安徽是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地区之一,凌家滩遗址、禹会村遗址已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我们要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运用到我省文物保存工作中,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二是实施安徽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学界协力的工作机制,摸清摸实文化资源家底,对安徽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数字记录、数字集成,构建准确权威、开放共享的安徽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平台。三是精心策划安徽文化研究工程。建设安徽文化研究智库,充实安徽文化研究机构,定期与中央媒体等单位联合举办安徽文化方面的学术研讨活动,策划安徽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提炼安徽文化标识,打造安徽文化品牌,推动新时代徽学研究走向世界。

强化教育引导,巩固安徽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学校是文化认同培育的主阵地,教育引导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安徽文化,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安徽文化的认知与情感。一是持续开展安徽地域文化进校园项目。推动“文化名家进高校”暨“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大中小学普遍开展,内容涵盖徽剧、黄梅戏、花鼓灯、文房四宝、徽州三雕等资源,让广大青少年领略到安徽悠久文化的历史特征和文化价值,在体验安徽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安徽文化的认同感。二是加速推动安徽文化融入课程教材。创作《徽州文化》《皖江文化》《淮河文化》等系列绘本;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增加安徽文化内容含量;在省内高校开设《新安理学初论》《桐城文派漫谈》等选修课。三是增加体验安徽文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春节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街道,挖掘传统习俗,体验独特魅力,承继安徽优秀传统文化;在建党纪念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就近参观革命旧址,追寻英雄足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安徽革命文化;在国庆等假期,组织学生走进大包干纪念馆等场所,感受历史变化,领略时代精神,体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重视传播效能,扩大安徽文化的辐射与影响。拓展传播渠道、扩大传播范围,坚持全媒联动,有助于扩大安徽文化的辐射与影响。一是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传播作用。利用报纸、杂志和电视等渠道,积极宣传安徽文化,保证安徽文化具有基础影响力。可在党报党刊上宣传安徽红色文化旅游景区、讲述安徽革命英雄事迹,鼓励电视媒体开设安徽文化精品频道,播放反映安徽各类优秀文化的影片,插播有关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公益广告。二是不断开发新媒体传播潜能。更多地运用智能交互、多媒体互联等技术,开发与安徽文化资源产品相关的App,入驻抖音、快手等平台,制作短视频,促进文化与科技高度融合,展现安徽文化视觉形象。可利用网络平台“一键穿越”神游黄山,“跟着考古游安徽”,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三是竭力激发全媒联动传播优势。利用“全媒体化”和“三微两端”,确保内容产品的集约化生产,形成多平台、多落点、多形态传播矩阵,传承和弘扬好安徽历史文化。

加强人才培育,汇聚安徽文化的优势与动力。推动安徽文化的大众认同,要高度重视人才资源的支撑作用。一是加强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高校作为文化产业的“青训营”,为行业输送各类人才,应注重发挥其作用。要指导省属高校设置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创意设计本科专业、文化遗产等研究方向,改革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毕业生。二是完善高层次文化名家引培机制。打造文化皖军行动计划,实施“安徽省文化名家”工程、“青年文化英才”扶持工程,造就一批文化领域各门类的拔尖人才和文化名家;制定出台《文化领域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和实施细则》;对有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要在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三是注重基层文化骨干队伍建设。加大对城乡基层文化人才工作的资金投入,保障待遇水平;建立健全科学评价体系,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基层文化人才教育培训新机制,不断提高人才能力素质。

乔 凯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本文为省高校思政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sztsjh-2022-7-14]研究成果)

    相关新闻
加快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