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履行社会责任,加快建设更多世界一流企业。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一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突出特质的集合。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企业家座谈会上对企业家提出了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等五点希望,丰富和拓展了企业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新征程,企业家群体要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和创造力,带领企业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厚植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爱国从不是空泛的,深厚的爱国情、高远的强国志,落脚点在于务实的报国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企业家应主动作为、有所作为,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踏踏实实办好企业,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同时,企业家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国家保持一致,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弘扬创新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企业家必须勇于创新,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一要推动组织创新。构建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形成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现代企业组织制度,通过组织架构优化、流程再造和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运行效率。二要强化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主动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瞄准核心技术和关键环节推进技术创新,使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三要坚持市场创新。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不断提高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和营销水平,积极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
坚持诚信守法。诚信和守法是个人干事创业、企业良好经营、国家稳定运行的重要前提和基石。作为企业发展的灵魂人物,企业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诚信度和诚信建设水平。企业家应树立法治思维,增强诚信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约束自己、规范自己、武装自己,将依法合规经营作为企业必须遵循的重大原则,以诚信守法为目标构建一整套系统完整、有机结合的生产经营流程制度框架体系,主动抵制逃税漏税、污染环境等违法行为,推动企业经营发展行稳致远。要以诚信守法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传播诚信理念,以自身为表率,引导职工做诚信守法、服务社会的典型和模范,在企业内部营造人人讲诚信、事事依法纪的浓厚氛围,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企业家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主动承担减污降碳责任,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投入,开发节能环保新技术与新产品,持续加快绿色转型发展。要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参与医疗救助、灾后重建等社会公益项目,帮助社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要关爱企业员工发展及其家庭和睦,营造公平合理的员工成长环境,注重团队成员的培养和激励,打造高效协作的团队和一支致力于为员工创造更好幸福生活的队伍。
拓展国际视野。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企业家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气魄、大格局。首先,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积极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利用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主动拥抱海外市场,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其次,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认真梳理和研究国际通行规则,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并通过对外投资和产品输出带动中国设计、中国标准输出,广泛参与和主导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增强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最后,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瞄准国际标准提高生产和服务水平,积极传播中国企业与中国品牌的故事,密切关注环境保护、贫困消除、公共卫生等全球性社会问题,真正打造受人尊敬的世界一流企业。
(作者:杨泽夏 单位:阜阳师范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