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复兴之路
走向复兴·安徽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丨多彩江淮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7-01 07:00:00 责编: 刘东伟


赓续血脉 奋楫时代

从土地革命时期创建皖西苏区和红军,到抗战时期新四军驰骋江淮,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决战决胜,无数共产党人用生命在安徽谱写了人民解放事业的壮丽史诗。

安徽拥有各类不可移动革命文物3318处,其中国保单位25处、省保单位121处;各类可移动革命文物达1.1万多件(套),其中珍贵文物2869件(套)。一处处旧址蕴涵着红色基因,一件件文物镌刻着红色记忆。红色资源是辉煌党史的鲜活载体、生动记录,是学习党史必不可少的优秀教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等走进纪念馆、革命遗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触摸党的历史脉搏、感受党的伟大功绩,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从党史中汲取全面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的磅礴力量,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安徽篇章。

文字:本网记者 吴文兵 整理)


乡村振兴 逐梦前行


安徽全省上下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时的谆谆教诲和殷殷嘱托,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摆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促脱贫,尽心尽力谋发展,江淮大地奋力书写脱贫攻坚的高质量答卷。

我省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高质量脱贫的关键支撑,不断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取得了脱贫攻坚伟大成就。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三农”工作重心迎来历史性转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安徽将继续发扬脱贫攻坚伟大精神,开足马力,驶向又一个春天。

文字:本网记者 吴文兵 整理


统筹推进 行稳致远

近年来,我省深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坚持稳中求进,加强改革创新,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

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改善,高铁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位,实现“市市通高铁”;“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加速形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2.7万公里;“一枢五支”机场发展格局初步形成,通用航空加快发展;淮河、长江干流骨干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引江济淮工程紧锣密鼓进行。

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十三五”时期,我省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56.44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7.37万户;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奋力打造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全面融入国家战略,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促进长三角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不断优化“一圈五区”建设,构建起多极支撑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文字:本网记者 吴文兵 整理


水清岸绿 大美江淮

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两带三区一园”建设扎实推进,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四大生态廊道启动建设,“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持续深化,林长制、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重大改革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我省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开展“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全力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努力还一江清水、护两岸青山,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我省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纵深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将打造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连续多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纵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我省将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

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安徽图景徐徐展开。

文字:本网记者 吴文兵 整理


科技引领 创新驱动

5年来,我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

我省高规格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五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初见成效,大科学装置形成了“3+4+4”建设格局,即已建成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3个装置,正在推进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等4个装置,谋划建设合肥先进光源等4个装置。截至2020年底,全省已建成各类国家级研发平台210家,“一室一中心”28家,省重点实验室175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34家,院士工作站62家。近年来涌现出“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嫦娥钢”、“质子刀”、“量子显微镜”、“墨子号”实验卫星、国产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30微米柔性可折叠玻璃、“海丝一号”SAR载荷系统等一系列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更多领域实现并跑领跑。

2020年,安徽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第8名,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截至2020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8559家,较上年净增1923家,增幅约29%,创历史新高,成为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全省建成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家、农业科技园区45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13家、众创空间220家。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芯屏器合”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已成为安徽的崭新名片。

文字:本报记者 吴文兵 整理


外向拓展 区域融合


近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开放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大开放意识,推动高水平全方位对外开放,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建设,掀开了我省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新篇章。2020年,合肥中欧班列开行568列,增长35.2%。合肥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通过验收,安庆综合保税区获批设立。大众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总部、蔚来汽车中国总部落户合肥。“十三五”期间,我省进出口总额实现大幅增长,外贸形势稳中向好。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由传统制造业逐步覆盖到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一大批大企业大项目落地……

今天的安徽,已成为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节点,在打造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格局中,凭借优越的区位条件、富集的资源优势、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重商亲商的人文传统,已历史性地站在了前沿。

文字:本报记者 吴文兵 整理



释放红利 惠及民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刻理解、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要论述,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做好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和公共卫生等工作,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2020年,安徽圆满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得到解决。民生工程深入推进,去年全省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84.7%,33项民生工程投入1213.6亿元;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2020年城镇新增就业66.3万人,就业形势总体稳定;集中开工重点公共卫生项目36个,智医助理覆盖所有基层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文字:本网记者 吴文兵 整理

    相关新闻
走向复兴·安徽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丨思想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