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本网讯(记者 吴量亮 王弘毅)6月7日上午,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与会人士围绕新形势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进行深入交流。
2025-06-08 07:35:15 -
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发布
本网讯(记者 王弘毅)6月7日上午,在江苏南京举办的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第二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事项目清单发布。清单共有10项内容,涉及消费、教育、交通、医保、文旅、体育等。
2025-06-08 07:34:24 -
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签约7个项目(事项)
本网讯(记者 王弘毅)6月7日上午,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共同签约7个项目(事项)。内容涉及大飞机产业集群合作、新能源汽车产业协作、科技金融合作、警务合作等领域。
2025-06-08 07:34:24 -
携手助力产业创新 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揭牌
本网讯(记者 王弘毅)6月7日上午,在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上,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联盟揭牌成立。
2025-06-08 07:34:24 -
汇聚更加硬核的长三角创新力量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的2025年,现象级创新成果DeepSeek惊艳全球,春晚上扭秧歌人形机器人火爆出圈,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硬核的创新力量。
2025-06-09 07:32:51 -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举行 陈吉宁王浩梁言顺龚正许昆林刘捷王清宪出席 信长星致辞
6月7日上午,第七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苏南京举行,与会人士围绕新形势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使命、新任务进行深入交流。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浙江省委书记王浩,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安徽省委书记梁言顺,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江苏省委副书记、省长许昆林,中央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论坛。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代表会议轮值主办方致辞。
2025-06-07 21:45:00 -
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江苏南京举行
陈吉宁信长星王浩梁言顺龚正许昆林刘捷王清宪出席 会议确定2026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市召开
2025-06-07 21:00:00 -
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观察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33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约1/4的长三角三省一市,共筑新质生产力发展高地、共创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共建高质量公共服务体系,携手打造高质量发展动力源,奋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前列。
2025-06-07 12:57:40 -
长丰:以“科创强县”壮大新质生产力
从1965年建县之初的贫瘠农业县,到“工业立县”进位“百强”,再到如今的全省第二个“千亿县”,是什么让长丰的“实力地位”不断跃升?支撑长丰继续保持领跑的最强动能又是什么?答案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一路走来,乘着时代的大潮,跳跃在潮头浪尖,长丰,永远做追“新”的弄潮儿。
2025-06-07 09:58:26 -
长丰:从“千亿”迈向“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城”
作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县域经济蝶变的生动样本,长丰县由国家级贫困县跃升到安徽第二个GDP千亿县、首个规上工业产值两千亿县,背后藏着怎样的“奋进密码”?
2025-06-07 09:26:27 -
沪苏浙城市结对帮扶皖北八市 共赴“十年之约"
沪苏浙城市与皖北城市结对合作是国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自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以来,沪苏浙8个市(区)与皖北8市通过产业协同、民生共享、机制创新等多维合作,探索出一条从“单向帮扶”到“双向赋能”的区域协同发展新路径。4年的实践表明,这一跨省域结对合作模式已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注入新动能。2025-06-07 08:59:14 -
扬皖所长 共谱新篇丨“皖”风势起“长”歌出海
万古奔腾的长江,出青藏高原,越巴蜀、下荆楚、行赣皖、穿吴越,行将入海处,成就辽阔的“长江三角洲”,锦绣江南自此孕育。
2025-06-07 08:28:38 -
琅琊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滁州市琅琊区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积极的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精准融入,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5-06-07 12:01:57 -
天长:争当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三面被江苏环绕的天长市,历来是我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镇”,以天大、天康等为代表的一批“天字号”企业蜚声海内外。
2025-06-07 11:59:59 -
来安:东向“桥头堡”的“融圈进群”之旅
在苏皖交界区域,坐落着一座充满活力的皖东小城——来安。作为安徽省东向发展的“桥头堡”,来安县与南京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近年来,来安县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以“融圈进群”为方向,全面推动与南京等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深度合作,实现产业共融、交通互联、民生共享,绘就了一幅区域协同发展的生动画卷。
2025-06-07 11:56:06 -
全椒:“双圈互动”推进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全椒,是全国唯一连接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的县,南京都市圈、合肥都市圈互动发展的“洼地”,京沪高铁、北沿江高铁(在建)在县内交汇,沪汉蓉高铁、天天高速、明巢高速及国道G312、省道S210等穿境而过,襄河航道经滁河可通江达海。
2025-06-07 11:49:22 -
明光:乘一体化之势 谋高质量发展
明光市,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嘉山秀水、物产丰饶。这里,因明太祖朱元璋出生于此而得名,因“女山湖”“跃龙湖”“黄寨草原”“女山湖大闸蟹”“明光绿豆”而闻名遐迩……
2025-06-07 11:46:46 -
把握最大红利 激发最强动能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以不足4%的国土面积撑起了超24%的经济总量,正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2025-06-06 14:11:40 -
攻坚“硬科技” 共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沪苏浙皖合抱而成的长三角地区,创新潮涌,不断提升发展“成色”。这里以全国约4%的国土面积,聚集了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3的高新技术企业,1/2的科创板上市公司。
2025-06-06 14:10:20 -
融圈进群 产业舞出新天地
我省以主动姿态、务实举措,紧抓一体化发展机遇,主动靠上去、精准接上去、全力融进去,与长三角各省市共下“一盘棋”,共织“一张网”,全力打通产业协同“堵点”,做强创新共赢“支点”。
2025-06-06 14:06:25 -
内联外畅 同心建设开放大通道
长三角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这片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土地上,沪苏浙皖正以协同开放之姿,加快构建内联外畅开放通道,推动优势产业“走出去”,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2025-06-06 14:04:33 -
省际毗邻区 从“好邻居”到“一家亲”
安徽与江苏、浙江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自古以来就是“好邻居”。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7年来,在长达2178公里的接壤线两边,皖苏浙毗邻地区区域合作渐入“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先导的“3+N”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发展格局逐步形成,滁州、马鞍山、宣城、黄山等市在推进省际毗邻区建设、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
2025-06-06 14:02:54 -
携手“护绿” 擦亮长三角生态底色
从蓝天白云到碧水清流,从跨省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成立到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推进,长三角正用实际行动守护绿色“基底”,推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
2025-06-06 13:48:46 -
共保联治 同守一江水
碧波潋滟,水天相映,从宣城穿城而过的水阳江上,一幅美丽画卷徐徐铺展。十多年前,水阳江的环境还不是这样,跨省通联的水网面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困扰,水阳江流域的治理存在不小的挑战。
2025-06-06 13: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