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牢记殷殷嘱托 奋力谱写美好安徽建设新篇章】“红马甲”擦亮文明底色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0-10-06 08:35:27 责编: 刘东伟

9月23日,淮北市红十字救援队志愿者们手拿垃圾夹,拎着垃圾袋,在相山区人民路对各自负责的路段、人行道、绿化带路人丢弃的烟头纸屑等各类垃圾捡拾、清理,以实际行动号召市民爱护环境,共创文明城市。 本网通讯员 周方玲 摄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国家大事中,还是在保障高考、文明创建等民生实事中,奔跑不息、穿梭不停的“红马甲”成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志愿者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文明的“靓丽名片”。

在疫情防控中,千千万万志愿者真诚奉献、不辞辛劳,用朴素大爱筑起了抗击疫情的“万里长城”。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在困难面前站出来、在关键时刻顶上去,在各个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防控一线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一个个挺身而出的凡人英雄,一个个细微处涌动的爱心暖流,以点点微光汇集成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志愿精神光芒。他们用双脚踏出温暖的堑壕,用双手传递生命的希望,他们承载着历史的责任与现实的担当,身体力行践行了志愿服务精神。

在防汛救灾中,志愿者闻“汛”而动、逆水而行,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坚不可摧的“红色大堤”。入梅以来,我省多地持续暴雨引发洪涝灾害,面对暴雨肆掠、洪水滔滔,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区志愿者、妇女志愿者等主动请战。在转移被洪水围困群众的行动中,在封堵决口与洪魔争分夺秒的鏖战中,在坚守大堤、排查险情的阵地上,在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置点上……他们不惧险情,无私奉献;他们传递温暖,众志成城;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受灾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擦亮了人生文明底色。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点点星光点亮银河”。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志愿服务精神要持续绽放更绚丽的光彩,不能仅依靠志愿者的善念和义举,而需要构建制度化的保障机制,让“红马甲”能够感受到被社会尊重和认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营造尊重和热爱志愿服务的社会风气,为社会文明进步注入强劲的精神力量。

全国疫情防控最美志愿者:

像一颗颗“螺丝钉”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份荣誉不仅仅是颁给我个人的,更是颁给我们蓝天救援队这个集体的,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每位队员都尽己所能,像一颗颗‘螺丝钉’贡献自己的力量。 ”天长市蓝天救援队队员李苗苗说。

2020年1月28日,天长市蓝天救援队接到通知:武汉某机场物资积压,急需有联合救援经验的志愿者。

“李苗苗非常爱国,平时热心公益活动,一听说要去驰援武汉,立马跟我商量。我们都支持她的决定。”爱人郭永说。多次参加过联合救援、平时在物流岗位工作的李苗苗,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很快就踏上了驰援武汉的征程。

1月31日晚,李苗苗和其他3名队员抵达武汉。全球各地转运而来的大批物资、川流不息的集装箱半挂车、一道又一道急如星火的指令……容不得片刻休息,眼前的一切让李苗苗迅速投入“战斗”。

说话靠喊,走路小跑,每天早上六点多开始,一直要忙到夜里一两点才能休息。 “没有精力去担心病毒,没有时间去想念家人,每时每刻都在工作状态。”李苗苗说。彼时的蓝天救援物资枢纽中心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轮番接力,成为保证这台机器正常运转的“螺丝钉”。

接运物资、逐项编码、分发各地……来自海内外的口罩、防护衣、护目镜、食品、药品、器械等,志愿者们以最快的速度转送给需要的地方和需要的人群。

“每一天都在劳累和感动当中度过,因为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战斗的状态和精神,都非常让人动容,他们影响着我,也支撑着我。 ”李苗苗说。打地铺、吃泡面、几乎没有时间睡觉,成了他们最初几天的共同体验。特殊时期大家讲话很干净利落,但是寥寥数语的关心和鼓励,也往往令李苗苗落泪。

李苗苗因长时间喊话,超负荷工作,导致咽喉发炎,连续数日几乎说不出话来。他们原定计划10天在武汉,却连续坚守了14天,保证了数万吨救援物资顺利转运。

驰援武汉的14天,是李苗苗一辈子难忘的记忆。她和队友们千里驰援武汉,传递爱心力量,用勇气和汗水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交出优秀的答卷。

全国最美志愿者:

为生命接力续航的最美夫妻

“虽然我不知道您在哪里,但我身体里流淌着您的血。我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把您的大爱传递下去……”在赵波和张秀丽的家里,一直保留着这样一封感谢信,记录着一名外省血液病患儿的肺腑之言。

张秀丽是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办公室的档案员,赵波是国网淮北供电公司的职工,夫妻二人都是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去年10月18日,在中科大一附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从赵波体内成功提取造血干细胞144毫升,挽救一名外省血液病患儿的生命。 “我成为一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可以说也是受到我妻子的影响,她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也能为社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赵波说。

2013年12月24日,张秀丽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让一位素昧平生的9岁白血病患儿重获新生,成为淮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人。早在10年前,张秀丽看到淮北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倡议,立刻报名成为淮北市首批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并完成了造血干细胞的捐样采集。时隔3年,张秀丽接到省红十字会电话,她与一位罹患白血病小女孩配型成功,张秀丽立即做出捐献的决定。

“作为一个母亲,我深知一个孩子得了白血病对于整个家庭和孩子本人意味着什么,能为一个孩子燃起生命之火,为一个家庭带去希望,我感到无比荣幸,即使受点罪也是值得的。 ”张秀丽说。他俩成为我省首对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夫妻,为两位患者点燃生命之火。

一善之功不为难,难于不懈付年年。步入婚姻殿堂19年来,赵波和张秀丽,曾连夜从外地赶回淮北献血救人,资助8名贫困学生继续求学,发动身边亲友一起献爱心、做善事。

赵波完成捐献造血干细胞回到家后,女儿赵怡凡在QQ空间里发了如下一段话:“爸爸妈妈都是英雄,为你们感到骄傲!我打算18岁生日那天就去检查,如果合格我也去捐献,一家三口都去捐献骨髓! ”他们一家还获评全国“最美家庭”,张秀丽被评为全省“最美退役军人”。

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送教上门情暖“折翼天使”

“每年国庆节,我们都要开展上门送教志愿服务,和孩子们一起过节。 ”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天之翼”志愿服务队尹成飞说。 “天之翼”志愿服务队由80余位老师组成20支小分队,为当地352名因重度残疾不能到校上学的少儿送教上门,让他们享受到学校的教育,使他们感到没有“被遗忘”。

“通过针对性练习,乐乐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特别是现在可以说出长句子,我们都特别开心。”志愿者许艳丽说。家住栏杆镇段楼村11岁的乐乐,患有唐氏综合征,在智力、语言、运动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乐乐5岁时,许艳丽和其他3位志愿者轮流义务上门送教。五年如一日,志愿者定期到乐乐家中,送去实际的帮

助和别样的关怀。

送教上门,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方式,更重要的是送去了一份关爱,一份希望。 “孩子是家庭纽带中的重要一环,但残障儿童因缺陷或非正常,导致其家庭成员在经济、心理等方面承受巨大压力。 ”尹成飞说。送教上门激发残疾儿童潜能,提高智障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活能力。

“一对一”帮扶,手把手教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军军患有自闭症,志愿者们采取“加餐”模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与康复训练。经过日积月累的“小灶”训练,军军不仅可以主动与人交流,还可以背诵简单的诗词。

“军军的进步离不开志愿者的辛勤付出,不仅教孩子知识,更给我们家庭带来了希望,让家长心里特别感激和欣慰。 ”军军的妈妈说。

2014年,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成立了“天之翼”志愿服务队,严寒酷暑,上门送教从未间断。 6年来,“天之翼”志愿服务队深入25个乡镇、11个街道,实现“送教上门”全覆盖,开展送教志愿服务活动100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时长超过3万小时,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黄山市“爱我中华·轮椅黄山行”志愿服务项目(资料图片)。

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轮椅黄山行爱心不停步

“今年的轮椅黄山行报名工作刚刚结束,因为考虑到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今年的活动仅限于长三角地区的轮友们参加。”黄山市“爱我中华·轮椅黄山行”志愿服务项目负责人程剑说。 9月29日,刚刚从上海回到黄山的程剑,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一年一度的轮椅黄山行准备工作中。第十四届“爱我中华·轮椅黄山行”公益活动将会如期举行。

2006年10月,程剑发起“爱我中华·轮椅黄山行”志愿服务项目,至今已经举行13届,参与志愿者2500余人次,帮助来自内地和香港、澳门、台湾的600多位轮友登上了黄山。他们亲眼见到了苍劲挺拔的迎客松,看到了巍峨秀丽的大峡谷,以乐观自信的心态谱写了一曲曲生命的赞歌。

“我是第一次来参加轮椅登山活动,黄山的景色这么美了,志愿者太有爱心了,我心里十分感恩,心情十分激动。 ”参加第十三届“爱我中华·轮椅黄山行”公益活动的轮友戴军豪说。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戴军豪和家人一路欢声笑语,游山看景。途中,所有志愿者皆汗流浃背,却依然笑容满面,更有不少游客自发参与到本次爱心接力赛中。

每年举办“爱我中华·轮椅黄山行”,迎客松党支部、综治、公安、园林、票房、索道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主动参与志愿服务,为轮友们热情指引线路、扶推轮椅、提供免费开水和地图,适时开辟绿色通道,增设临时无障碍设施,安排志愿者在景点进行讲解,共赏风光美景。

“感谢轮椅黄山行活动,感谢众多的志愿者,让好多和我一样不能出家门的人走出来,感受黄山的雄伟,感受这个有爱的社会。 ”来自河北的轮友裴丽萍说。轮椅黄山行不仅让轮友们实现梦想,还搭建了一个残健共融的平台,达到心与心的交流和共鸣。很多轮友在参加活动后,重拾生活勇气,走上了自强之路,有的成了网络高手,有的投身公益活动,有的办起了网站、开了公司……

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

特色志愿服务解决“后顾之忧”

“志愿者把饭菜送到我家里,还来陪着我,日子过得不孤单。 ”枞阳县枞阳镇新华社区居民张取家说。今年90岁高龄的张爷爷,对社区“老年食堂”赞不绝口,感谢“老年食堂”让他这样的孤寡老人胃暖心更暖。以前张取家老人自己来食堂吃饭,后来工作人员发现他有心脏病,为了方便老人就餐,三名志愿者每天轮流给老人送餐。每天送餐时,志愿者都会给张爷爷讲些社区里的新鲜事。

9月28日上午11点左右,不少老年人陆续走进新华社区“老年食堂”,有的找餐桌就座,耐心等待着就餐;有的则在出餐口排起队伍,希望早点尝到这份热气腾腾的菜肴。正式开餐后,服务员们开始打饭、盛菜、送餐,老年人先后拿到自己的“三菜一汤”后,都喜上眉梢,高兴不已。

2019年5月,新华社区收集社情民意,结合居民需求,探索志愿服务新模式,推出“老年食堂”特色志愿服务。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等志愿服务,不仅解决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更化解了他们的心理精神需求,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的幸福指数。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我们把社区志愿服务作为社区治理的有效载体,形成社区共治共建的合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新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张仕仪说。

新华社区把志愿服务与在职党员进社区、结对共建、社会组织融合起来,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10家联系单位168名在职党员,结合单位职能和个人特长,认领岗位并集中到新华社区进行报到。 “我觉得做这些志愿活动,能够帮助到别人,自己也得到快乐,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参与进来。”枞阳县供电局志愿者小组组长胡勇武说。

全国最佳志愿服务项目:

“怡养家园”关爱失独家庭

“每逢佳节都是失独家庭最难受的时候,他们的心理变得脆弱和敏感,往往选择自我封闭。我们志愿者主动上门看望、陪伴,给予心理上的安慰和生活上的帮助。 ”宁国市义工联合会“怡养家园”项目组负责人桂清泉说。

失去唯一子女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失独老人经历过子女不幸离世的悲痛经历,精神遭受过重大创伤。“失独老人需要社会特别关注、关爱,往往存在着养老、精神疾患、返贫等几大问题。”志愿者匡静说。

2014年1月,宁国市义工联盟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怡养家园”公益项目,对城区36户失独家庭、共56人开展保洁、安全隐患排查、水电维修、医疗服务、生活品代购、陪购、陪护就医、协助办理证件、医疗报销等15项菜单式志愿服务。

“是社会的关爱让我们重新开始生活,是义工的帮助解决了我们的难题。”河沥街道长虹村村民刘顺浦说。他失独后离异又重组家庭,夫妻二人均常年患病,无劳动能力。为增加收入,刘顺浦在家门口养殖蜜蜂,由于缺乏养殖技术,蜜蜂经常出现大面积死亡。宁国义工找来蜜蜂养殖技术人员,为刘顺浦提供技术辅导,大大增加蜜蜂养殖成活率。

“有困难找志愿者,无论大事小事,他们都会放在心上。”西津街道双溪村村民王遵明说。今年80多岁高龄的王遵明,房前常年积水,给出行带来不便。宁国义工多次上门实地察看,设计施工方案,组织水电维修专业义工施工,重新改建排水管道,老人门前再也没有积水了。

失独不失爱,失亲不失情。“怡养家园”项目团队积极筹措资源,开展春游、联欢、看戏、集体生日等联谊活动,为失独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拉近“心灵的距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温暖。6年来,“怡养家园”项目累计筹集爱心资金100余万元,参与志愿者达5000余人次,平均每年开展活动70余次,每年志愿服务时长4000余小时。

关爱留守儿童、创办老年食堂、知识宣传讲座、健康义诊、清洁家园、文明义演……从2012年的第一支志愿队伍开始,到现在已经组建了8支志愿服务队,新华社区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做着每一件大事、小事、善事,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志愿服务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记者 张岳)

    相关新闻
沪苏浙皖民政部门签署合作交流框架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