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要闻
秋种尽显“科技范”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4-10-16 08:40:35 责编: 刘东伟

当前,正值淮北平原秋种秋播关键期,广大粮食种植企业、种粮大户聚焦“良种、良法”,发挥经验和技术优势,科学选种、科学播种,全力保障来年粮食丰产丰收。

10月14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濉溪县百善镇柳孜村的柳湖农场看到,几台大型小麦播种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播进土壤里,覆土、镇压等操作一气呵成。

“小麦要高产,七分在种,三分在管。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地的种子控制在15公斤左右,不仅下种均匀,还播得直,行距误差不超过5厘米,后期灌溉和收割都方便,出苗率比普通机器提升5%以上。”柳湖农场场长徐铁军说,柳湖农场隶属于安徽丰和农业有限公司,现有耕地8306亩,目前已播种小麦1310亩,预计10月17日可完成播种。

柳湖农场高标准示范区采用的精量播种机是新型播种机器,增加了肥料箱和镇压轮,不仅能一次性完成播种、撒肥、保墒三道程序,还能精确控制播种、施肥的间距和深度,减少籽种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精耕细作,良种是关键。“我们农场播种的小麦为‘皖麦818’‘徐麦38’,这两个品种适应黄淮海地区气候特征,抗冻、抗病和抗倒伏能力强,目前土壤墒情还不错,明年亩产有望超过今年。”柳湖农场副场长张鹏说。

随后,记者来到濉溪县临涣镇临涣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秋耕秋种图景。种粮大户张峻正驾驶拖拉机进行旋耕作业,为小麦播种作好准备。

“土壤深耕后,能把秸秆深埋下去,湿度相对比较高,同时深埋的封闭环境有助于加速秸秆腐熟,被降解为小分子物质后,能够更高效地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张峻告诉记者,这不仅仅有助于促进小麦高产,还有助于农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

张峻在临涣村流转120亩耕地,于2017年成立濉溪县绍华家庭农场,订单化种植小麦良种。他告诉记者,农场常年种植“淮麦33”品种,平均亩产600公斤,收获后按照良种价格直接销售给淮北市三丰肥业有限公司,每公斤售价高于普通小麦0.2元。

近年来,作为全国重点产粮大县、国家级制种大县的濉溪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体系建设,推广引进先进的智慧农机装备、采用精量播种技术等创新措施,有效提高了粮食产量与品质。

濉溪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彭玉婷告诉记者,今年,濉溪县计划播种小麦171万亩,其中50万亩用于良种繁育。连日来,濉溪县组织开展跟踪式技术指导服务,做好各类农资的调运配送,坚持高质高效完成小麦播种工作。截至目前,濉溪县已播种小麦25万亩,预计10月25日基本播种完成。

(本报记者 吴永生)

    相关新闻
“今年是个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