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拂过希望的田野,送来了丰收的消息。9月23日,农历秋分节气,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至。
稻浪滚滚,笑语声声,欢庆的锣鼓从江南水乡一路响彻淮北平原。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地道可口的乡土美食品鉴、趣味横生的农耕体验、前沿创新的农业科技展示……一场场以丰收为名的多彩活动在全省各地同步上演,千万安徽农民在这一天,共同沉浸在汗水凝结而成的幸福之中。
多彩活动,共绘丰收画卷
丰收的锣鼓激越敲响,欢庆的舞蹈纵情跃动!
9月23日上午,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在铜陵市义安区犁桥村隆重举行。
大型歌舞《承诺》诠释着为端稳中国饭碗贡献安徽力量的信心和决心;新农人和青年歌手共同演绎的《打开丰收门》唱响了新时代农民逐梦沃野的意气风发;黄梅歌串烧节目《山野的风》《上春山》传递着江淮大地和美乡村的徽风皖韵;情景歌舞《六尺巷》展现着基层治理的智慧良方……精彩节目轮番上演,通过歌舞、戏曲、民俗表演等形式,展现农民群众、农业企业家、农村劳动模范等风采。
除了联欢活动,安徽主场活动还设置了乡村振兴成就图片展、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展、绿色食品展、乡村美食品鉴活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等9项特色专题活动,让丰收的喜悦看得见、尝得到、摸得着。
作为我省首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铜陵白姜种植技艺的展示成为今年丰收节的一大亮点,现场还颁发了铜陵白姜“姜王”奖。不少展台也摆放着各种口味的白姜产品,吸引不少游客驻足品尝。
“铜陵白姜块大皮薄、汁多渣少、肉细脆嫩、香味浓郁,在口感上与外地姜有明显不同。目前正值铜陵白姜上市高峰期,欢迎全国的朋友来铜陵品尝!”“金丰元”品牌铜陵白姜运营总监夏伟介绍,除了最常见的罐装白姜,他本次还带来了小包装的白姜,通过充氮气保鲜的方式,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保证口感的情况下更好储存和携带。
“提起徽茶,大家想到的产茶地区可能是黄山、六安等地,但我们铜陵也有好茶。我今年在‘安徽斗茶会’上报送的‘黄金芽’,还得了‘茶王’称号呢!”安徽徽茗缘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小娇告诉记者,2018年,她来到铜陵郊区从事茶叶种植,采用有机绿色种植方式,生产出的茶叶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喜爱。目前,她还在茶山上打造了“徽茗园”民宿,聚力农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
科技加持,展示农业新貌
在安徽主场活动的启动仪式上,五位来自全省不同地区的农业代表将金灿灿的种子“播种”在丰收碗中。而与他们一同登台的还有一位AI机器人,在旁边热烈鼓掌,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在这一刻交相辉映。
丰收节不仅是庆祝的盛会,更是展示农业科技成果的窗口。本次安徽主场活动紧跟科技创新步伐,注重运用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具身机器人、机器狗等新科技产品也在活动中亮相,让丰收节彰显“科技范”。同时,设立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全面展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模式,全方位呈现现代种业、智慧农业、智能农机等最新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展区,几株穗部发黑的“生了病”的稻穗引起了注意。“这些稻穗得了什么病害?”面对记者的疑问,安徽左岸芯慧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浩伟拿出手机,打开“皖农云图”App,拍下稻穗照片上传,屏幕上不一会就显现出稻穗所得病害种类及多种防治建议。“通过‘皖农云图’,农业‘小白’也能变专家,提升农业种植质量。”钱浩伟说。
钱浩伟介绍,“皖农云图”由该公司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打造,除了病虫害识别与智能问答能力,还集成了近10年省市县三级农业发展情况、全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结构化数据和全省乡村建设等非结构化数据,将多源数据转化为直观的一张图,在田间地头做到“点开即看、一屏掌握”。
安徽圣达智能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带来的一款气吹式智能电控播种机同样引人注目。
“这款播种机采用高速气流精准推送种子,能够适应麦茬地等多种复杂地形,省时省力,8个小时能播种约500亩地。”该公司技术负责人白宗飞告诉记者,该设备抗干扰能力强、速度控制精准,能够实时检测漏播、重播。目前,该设备已经在种粮大户、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中得到应用,下一步还将不断提升设备对更多农作物品种的适配性。
安徽这片“丰”景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新场景不断拓展。目前,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均居全国前列。
“主角”登场,唱响丰收欢歌
丰收节是农民的节日,农民是节日当之无愧的主角。
在义安区,通过举办“乡土寻香”擂台赛、“村BA”、农民趣味运动会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活动,该区广泛邀请农民群众深度参与到丰收节各个阶段、各个环节。此外,安徽主场活动开展的全省绿色农产品展销、名小吃品鉴活动,以及搭建“金秋消费季”助农直播间,也进一步推动丰收成果走进城乡市场,让农民成为节日的受益者和主人公。
除了丰收节安徽主场活动外,全省各地也同步谋划各项走进田间地头、农民生活、群众心里的活动。
9月20日,“大地欢歌·秋之实”芜湖市秋季村晚暨“村长有约·到霭里庆丰收”活动在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举办。村民自编自演的舞蹈《芒种》、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轮番登场,现场还设置了插稻穗、独轮车接力、蒙眼捉鸡等丰收农事游戏互动项目,将传统农耕竞技和趣味拓展活动相结合,让游客也参与到庆丰收中来。
9月23日,在长丰县举办的丰收节合肥主场活动现场,乡村优秀文化嘉年华、农产品展销、丰收集会等活动精彩纷呈。合肥市还将农产品消费与节日欢庆相融合,邀请各类农产品供应商参展销售,并设置直播带货环节,以消费引擎带动乡村经济循环。
金秋时节,丰收的欢歌在江淮大地每个角落回荡。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程燚表示,今年全省庆祝活动按“1+4+N”方式举办。“1”即安徽主场活动;“4”即各地结合本地特色,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就、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提振城乡消费活力、优秀农耕文化等4个方面主题为重点,因地制宜、创新实施的庆丰收活动;“N”即以农民为主体自发开展的系列活动,包括农民风采展示、为农服务下乡、农业科教推广、农村文体娱乐、城乡消费促进等活动。
“我省将以丰收节为纽带,深入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农文旅融合、城乡融合,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厚内涵、历史根基和时代价值,进一步提升丰收节的品牌价值,把丰收节变成丰收季,把丰收季变成丰收年。”程燚说。
(本报记者 许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