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 复兴之路
走向复兴·安徽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丨接续奋斗
来源: 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2021-07-01 07:00:00 责编: 刘东伟

农业强,挺起振兴“主心骨”

前些日子,记者到凤阳县小岗村采访,两张不同时代的照片,以其强烈的对比令人震撼。

其中一张是黑白照片,拍摄于“大包干”改革之前。已经模糊不清的画面中,几位农民正在弓腰奋力拉犁耕地。另一张是今年6月初,小岗村高标准农田里的小麦收获,瓦蓝的天空下,大红色的收割机正在作业。

“那个时代农业生产条件简陋,莫说机械,就连耕牛都很紧缺,人力耕作的现象非常普遍。”“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关友江回忆。而现在我省主粮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今年4200多万亩小麦10天左右就全部收割完毕。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历史叙事中,农业不仅是基础,而且关系到梦想能否实现和梦想实现的速度、质量和品位。作为农业大省,我省有数千万人b生活在农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产业旺起来,才能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支撑,走好全面小康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十三五”期间,我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量稳定站上800亿斤台阶,排名由2015年全国第6位上升到2020年第4位。今年夏粮呈现单产、总产和面积三增态势,实现“十八连丰”。

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更加坚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在全国率先完成52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19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950万亩,2018年安徽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做法被国务院列为全国4个激励省份之一。全省农机总动力达6800万千瓦,居全国第4位;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1%,比全国高出10个百分点,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5%。

乡村产业不断发展。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6万家,其中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2家,居全国第10位;年销售额超10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987家,其中省级示范联合体564家,居全国第1位。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全面推进,实施“158”行动计划,首批遴选确定了24个“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县、135个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个、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7个、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2020年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超过1.6万家,综合营业收入650亿元,接待游客1.5亿人次,从业人员70万人,带动农户59.5万户增收。

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秉持生态文明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成为现代农业主旋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禁捕退捕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省长江干流及其8条重要支流、44个水生生物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进。2015年以来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六连降”,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分别达91.7%和91.8%,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品一标”农产品有效使用总数达8383个,居全国第6位,其中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数居全国第2位。

农民富,幸福美满日子甜

“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20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20元,居全国第11位,较2019年提升1位;同比增长7.8%,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居中部第1位。“位次持续前移、增速高于全国,在中部地区腰包‘鼓起来’速度最快。”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这样总结去年农民增收成绩单。

成绩来之不易。2020年我省遭遇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外出务工均受到很大程度冲击。这种情况下,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六稳”力度,层层落实“六保”要求,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农民增收才取得了这样的显著成绩。

小康有没有得以实现,关键要看农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国家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58元,这个数字比1978年的113.3元增长111.6倍。2018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996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长10.2%,比全国高0.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居全国位次由第20位前移至第14位。

如果着眼“十三五”这个时间跨度,农民增收更是驶入快车道。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整个“十三五”期间,是安徽农民获得感最强的时期。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呈现这么几个特点:收入越来越高、5年的增幅均居中部第一、位次提升幅度居全国首位,且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总量持续扩大。全省农民收入由2015年的10821元增加到2020年的16620元,5年增加5799元,每年跨过一个千元台阶,且与全国差距不断缩小,由2016年相差643元减少到2020年511元,农民收入增速连年高于全国。2016年到2020年,我省农民收入增幅分别为9.1%、8.3%、8.9%、10.1%、7.8%,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年均增幅8.96%,比全国高0.52个百分点,5年增幅均居中部第一。

在全国省市之间位次不断前移。从2015年到2020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全国第18位上升到第11位,先后超过河南、黑龙江、海南、吉林、湖南、河北、湖北等省,连续5年进位,提升幅度居全国首位;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十三五”期间,我省农民收入增速连续5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6年的2.49:1下降到2020年的2.37:1,且明显低于全国的2.56:1。

这样的“成绩单”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农村发展成果丰硕,成色十足。省农业农村厅负责人表示,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不懈,紧抓不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业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电子商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提升了农业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就业。加快实施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拓宽增收渠道,农民财产性收入显著增长。这些都为我省农民收入争先进位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努力拓宽就业增收渠道,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力争我省农民收入赶上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农村美,绿水青山寄乡愁

房前屋后皆绿景,一抹乡愁绕村宅。仲夏时节,“打卡”江淮乡村,总能看到如诗如画的场景。

农村人居环境好不好,直接关系群众幸福指数高不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安全用水、危房改造、电网和信息化等工程建设,深入开展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

“通了柏油路、亮了路灯、摆了垃圾桶、新建了厕所。”说起村里的改变,芜湖市湾沚区花桥村村民孔春香就停不下来。孔阿姨今年70多岁了,她清楚地记得2013年村里的泥巴路修成了水泥路,下雨天再也不用穿着厚重的胶靴出门。变化还不止于此,2020年水泥路又变身柏油路,“孩子们开车直接能到家门口”。同时改变的还有乡村的夜晚,220多盏路灯在夜晚来临之时,点亮了曾经漆黑一片的江边小村。“2018年,我家的旱厕也淘汰了,在政府的帮助下,改建了卫生厕所,夏天一点臭味都闻不到,干净方便得很。”孔春香笑着说,“村里这些年变化太大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丽风光,是很多人心驰神往的回忆,让农村人居环境“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福祉、农村社会的文明和谐。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省加大改厕力度,累计完成自然村改厕250.1万户;提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加快污水管网建设,乡镇政府驻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已建设美丽乡村中心村8290个,认定省级示范村1600个、重点示范村540个,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公路到门口,日子甜心头。眼下,全省所有乡镇全部实现公路通畅,农村道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村民“出门硬化路,抬脚上客车”成为现实。特别是广大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底,全省31个脱贫县公路总里程达11.6万公里,较2012年底增加4.3万公里,路网通达深度、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出行方便了,居住条件也在不断改善。十八大以来,我省着力补齐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短板,超过130万户农村危房完成改造,贫困人口告别了原来破旧的泥草房、土坯房等危房,住上了安全住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超2000万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用上了放心安全的自来水。同时,率先实现村村通动力电,基本实现行政村光纤通达和4G网络覆盖,“楼上楼下,电脑电话”也正成为很多农村家庭的标配。

为了让农村携手城市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省还持续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和水平不断提升。如今,农村义务教育实现了全覆盖;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让城乡居民医保待遇不再有差别;送戏下乡、送影下乡等文娱活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从淮北到江南,千千万万个古老的乡村焕发生机。而变化还在继续:今年我省将全面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发展等三大领域,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农村水、电、路、气、房、讯等设施,推进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撰稿:本网记者 史力 何珂)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带领人民在战贫之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接续奋战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八大,安徽省扶贫工作可以分为5个阶段:救济式扶贫、体制改革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八七”扶贫、全面扶贫。 

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形势严峻,经济发展水平低,农业生产效率低,人民无法解决基本的吃穿问题,我省也不例外。这一阶段我省主要采用救济式扶贫,即政府直接向贫困户发放资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49年安徽省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仅为0.22亿元,至1977年仅为15.97亿元。受制于当时政府财力不足,救济式扶贫很难造福每一个贫困户。贫困现象遍布整个安徽省,救济式扶贫未能大面积解决贫困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到1978年底,我省大部分贫困人口仍停留在温饱线上。随着改革春风吹拂江淮大地,特别是发源于小岗村的大包干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诞生,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这一阶段,安徽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从1978年的131元迅速提升至1985年的526.6元,全省农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59.45亿元提升至1985年的145.31亿元,7年间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全省脱贫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单纯依赖救济,无法彻底摆脱贫困。1985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的意见》,提出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立足点,应当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而不能单纯依赖国家支援,单纯依靠救济的指导思想。1986年5月16日,随着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开发式扶贫拉开了序幕。安徽省市县也分别建立了扶贫领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经过8年不懈努力,1993年,全省重点贫困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快速提高,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农村贫困发生率逐步下降。

1994年,随着《国家八七扶贫计划》发布,安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2000年底,安徽如期完成“八七”扶贫攻坚任务,人民群众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省17个国定贫困县生产总值比1993年增长1.8倍,财政收入增长2.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87元增加到1545元,增长1.6倍。

进入21世纪,随着“八七”扶贫任务完成,绝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贫困人口大幅下降,但整体温饱水平依然很低,脱贫任务依旧任重道远。这一阶段,安徽省以解决基本温饱问题为基础,致力于全面脱贫。全省贫困县粮食产量大幅提升,温饱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第一产业增加值提升约3倍,地区生产总值提升约4倍,各产业全面发展,为实现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精准扶贫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为主要目标,全面打响新时代脱贫攻坚战。2012年底,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不久,党中央就突出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贫困的老乡能不能脱贫”,承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理念,创新扶贫工作机制。

彼时我省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较重,涉及16个省辖市、70个县(市、区),其中国家级贫困县20个、省级贫困县11个,2014年建档立卡识别贫困村3000个,贫困户188万户484万人,贫困发生率9.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五级书记抓扶贫、全省上下促攻坚,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十大工程,走出一条具有安徽特色的脱贫路径,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16年4月和2020年8月,在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和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深入大别山区、沿淮行蓄洪区等贫困地区调研,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为我省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思想武器,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8年8月,岳西县、亳州市谯城区、怀远县、蒙城县四个革命老区贫困县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成为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省首批“摘帽”县。

2019年5月,颍上县、寿县、潜山市、宿松县、砀山县、灵璧县、泗县、六安市裕安区、舒城县、利辛县、涡阳县、宿州市埇桥区、阜阳市颍泉区、阜阳市颍州区、太和县、界首市、定远县、六安市金安区等18个贫困县(市、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我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2020年4月,萧县、临泉县、阜南县、阜阳市颍东区、霍邱县、金寨县、石台县、太湖县、望江县等最后一批贫困县退出。至此,安徽省贫困县、贫困村实现“清零”,基本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2021年5月,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5年脱贫攻坚,安徽终于圆满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交出了一份中央放心、人民满意、可载入史册的优异答卷,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484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个国家级和1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大别山等革命老区、皖北地区和沿淮行蓄洪区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贫困群众全部实现不愁吃不愁穿,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沧桑巨变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聚力富民增收,安徽答卷浓墨重彩。党的十八以来,安徽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贫困群众发展能力全面增强,整体收入水平大幅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3年底的6787.5元增至目前的13485元、增长1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3年底的2132元增至目前的11658.53元、增长4.47倍,乡亲们的腰包越来越鼓了。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在皖北地区,在沿淮行蓄洪区,昔日的“贫中之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彻底解决,贫困地区综合实力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贫困地区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

放眼全省,3000个脱贫村村均集体经济收入已经由2013年底的1.76万元增至目前的33.83万元,增长19.2倍,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村村有稳定集体经济收入,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脱贫的根基稳固牢靠。

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车,村村通动力电,贫困村全部通宽带,贫困户危房全部改造一新,124.3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提前3年实现……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以及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长期困扰贫困地区群众的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饮水难、通信难等老大难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幅增强。   

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我省始终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指标,全面落实“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排查核查,着力提高脱贫质量,确保义务教育“有学上”、群众患病“有医靠”、贫困群众“有安居”、安全饮水“有保证”。   

为让群众患病“有医靠”,我省健全完善“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综合医疗政策体系,织密医疗保障网。特别是创新实施“351”“180”综合医保政策,大大减轻因病致贫家庭医疗负担,有效防范因病返贫致贫。为保障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我省全面摸排鉴定贫困地区农户房屋,累计完成34.1万户贫困户危房改造,贫困人口居住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全面完成8.5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持续做好搬迁群众就业等后续扶持,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为确保义务教育“有学上”,我省坚持分类制定、全面多元化扶持与资助政策,认真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和“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政策,实现贫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2016年以来,全省累计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512.4万人次、60.8亿元,“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46.3万人次、9.47亿元;重点高校定向招收贫困地区学生3.7万名,帮助贫困学子圆了重点大学梦。

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这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对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安徽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早在2018年5月,我省就印发了《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等5个方面,擘画了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目标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农民就业质量显著提高,相对贫困进一步缓解,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今年4月,安徽省委一号文件发布,吹响了安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省委一号文件提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举全省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安徽省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完成了历史任务,重组为安徽省乡村振兴局。5月28日,安徽省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截至6月10日,安徽省16个设区市乡村振兴局全部挂牌,各县(市、区)乡村振兴局也同步挂牌,我省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立足新职责、新使命,安徽各级乡村振兴局将继续传承弘扬好脱贫攻坚精神,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谋划实施好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统筹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关工作,为加快建设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皖”美新农村接续奋斗。

(撰稿:本报记者 范克龙)


美好安徽谱华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经济建设成就综述

奋斗历程波澜壮阔,发展成就彪炳史册。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紧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高质量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

——实现“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省精准落实宏观经济政策,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保持了增速快于全国、领跑中部的良好发展势头。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十二五”期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年均增长10.8%,财政收入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14.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1.6%和13.4%。“十三五”期间,经济实力接续迈进。全省生产总值从2.38万亿元增加到3.87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从3.9万元增加到6.1万元,发展格局实现了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产业结构加速优化。近十年来,我省三次产业结构实现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服务业比重超过50%。“十三五”期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粮食产量由全国第6位上升为第4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以新型“铜墙铁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芯屏器合”为标识的新兴产业形成体系,以“融会观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以“大智移云”为牵引的数字经济蓬勃兴起,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7.3%和1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2.4%提高到40.3%。

创新能力实现新跨越

——重大创新成果涌现,自主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前列

强化科技创新,打造强力“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安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自主创新能力跻身全国前列。

创新型试点省和合芜蚌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相继建立,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原创性成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建设立柱架梁,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建设,量子、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研究院组建运行,大科学装置加快集聚;“九章”量子计算原型机研制成功,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柔性可折叠玻璃、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加速器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在动态存储芯片、陶铝新材料、超薄玻璃、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创新,实现“并跑领跑”。

2020年,全省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92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7家。“中国声谷”入驻企业1024家、营业收入1060亿元。截至2020年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数8559家。

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

——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品牌

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全力推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开,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放管服”、农业农村、医药卫生、公共资源交易、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走在全国前列,形成了“3+2”清单制度体系、编制周转池、林长制、县域医共体、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等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改革品牌。“四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专项行动,构建“皖事通办”政务平台,省级行政权力、审批事项保持全国最少,建立区域化、综合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不断提升。

开放合作实现重大突破。全省域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范围,我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由“全面参与”转向“深度融合”,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合作全面展开。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等一批重大协同事项加速推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启动建设,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中欧班列等开放平台建设向纵深推进,世界制造业大会品牌效应持续扩大。

城乡建设取得新成就

——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安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发展支撑力大幅提升。机场、高铁、道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十二五”期间,安徽新增高速公路1317公里、一级公路2667公里,总里程分别达4246公里和3166公里,新桥国际机场和九华山机场先后建成,高铁运营里程达1330公里,开启了安徽高铁时代。移动互联网进入寻常百姓家,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丰硕,“三线三边”治理成效显著,生产发展、生活富足、生态优美的幸福家园建设进一步加快。

“十三五”至今,引江济淮等一批重大工程顺利实施,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等建成运行。高铁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位,实现“市市通高铁”,全域迈入高铁时代,在全国铁路网中的枢纽地位全面提升。“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县城通高速”有力有序推进。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大幅提升,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加快建设。高等级航道网进一步完善,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5738公里。“一体化、网络化”现代能源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能源供需总体平稳。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

忆往昔,天翻地覆慨而慷;看今朝,美好安徽谱华章。当前,全省上下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勠力同心、开拓奋进,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三地一区”,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努力奋斗!

“十四五”发展蓝图绘就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开启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省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努力塑造科技创新策源新优势、打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样板、谱写全面绿色转型新篇章、构筑高水平改革开放新高地、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坚定地朝着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进军。《纲要》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包括如下。

经济实力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增长潜力充分发挥,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经济总量跻身全国第一方阵,接近6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差距进一步缩小,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0%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上升,涌现更多在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强市、强县(区、市)。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新的更大作为。高质量供给持续扩大,收入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现代流通体系日益完善,有效需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更加顺畅,进口和出口、投资和贸易、贸易和产业协调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新的更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保持全国第一方阵并争先进位,科技进步贡献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等主要创新指标明显上升,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人才强省基本建成,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新的更大进展。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与沪苏浙思想观念、体制机制、政策环境等全面对接,全省域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经济总量占长三角的比重进一步提高,8个中心区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基本达到长三角平均水平,全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长三角平均水平的差距持续缩小。

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的更大优化。“一圈五区”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公共服务联通融合水平提高,形成合理分工、竞相发展格局。合肥都市圈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皖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大幅度高于全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高,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高,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占全省比重进一步提高。

改革开放实现新的更大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产权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等一批国际性开放合作平台相继建成,进出口总额超过千亿美元,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新的更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的更大进步。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大气、水、土壤、森林、湿地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文明体系更加完善。

民生福祉实现新的更大增进。民生投入力度持续加大,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超过4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省人民受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卫生健康体系更加完善,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提高。

展望未来,7000万江淮儿女必将在共赴新征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共享发展”实现历史性进步

就业水平稳步提升,社保体系逐渐完善,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健康安徽扎实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近十年,安徽民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省更加突出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拓展就业新空间,积极就业政策迭代升级。在积极就业政策的影响下,我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十二五”期间,我省城镇新增就业327.9万人;“十三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342.9万人。同时,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

社会保障托底有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全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十三五”期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实现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平均保障标准从2015年的每年3261元,提高到2020年的每年7670元。

教育、医疗、住房建设……一项项民生事业发展迅速。2017年,我省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实现全覆盖,提前3年完成目标任务;截至“十三五”末,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提高到90%。全省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十三五”时期,我省建成保障性安居住房156.44万套,改造农村危房47.37万户;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9%和9%。此外,我省连续9年进入全国平安建设先进行列。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入选地级全国文明城市总数达12个、居全国第2位,入选中国好人总数1491人、居全国第1位。

民生工程已成为我省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的重要品牌。近年来,我省创造性地以项目化手段、工程化措施实施33项民生工程。“十三五”期间,我省民生支出占全省财政支出八成以上,其中,民生工程五年累计投入达到5260亿元,惠及7000万城乡群众,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紧迫的现实利益问题,群众获得感得到进一步提升。

(撰稿:本网记者 王弘毅 田婷 吴量亮)


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重要体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大力弘扬小岗精神,传承“改革基因”,争当击楫中流的改革先锋,勇于打破各种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省综合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生产总值实现从总量居中、人均靠后向总量靠前、人均居中的历史性跨越。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处在转变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对我国经济发展思路和工作着力点的重大部署。

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我省发展实际,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增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新产品新服务。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经济持续增长培育新动力、打造新引擎。“十三五”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7.3%和15.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22.4%提高到40.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居全国前列,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重要转变,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步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我省大力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方针,全面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着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大力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三五”以来,国资国企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组建省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中国宝武集团与马钢集团实现战略重组,海螺集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首次入围世界500强。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战略合作取得重大成果,首次在省属企业集团公司层面实现与外资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有序推进。省属国资国企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为自己人办事就是办自己的事,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发展上台阶行动计划。民营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超过60%,实现了新的突破和跨越。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出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焕发全省民营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热情,奋力推动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省把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改革开放新高地作为“十四五”的重要战略目标,坚持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加快构建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创优“四最”营商环境,持续释放更大改革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和关键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作为“当头炮”,以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我省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立足我省实际,大胆探索,锐意争先,努力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走在全国前列。2014年,我省决定推行省级行政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在部分市、县(市、区)同步开展试点,2015年,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这项改革成果正在向全国推广。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为市场主体破壁清障,是“放管服”改革的关键环节。我省大力落实注册资本认缴制、先照后证、一照多号等改革举措,把在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举措推向全省,积极为市场主体打破“准入不准营”的制度障碍。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监管手段、提升监管能力,落实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现代市场监管理念。

以更大力度优化政务服务,是各地竞相争先的重点改革领域。我省不甘人后,聚焦“一网一门一次”改革要求,全面推行“皖事通办”,率先实现政务服务7×24小时不打烊、随时办,推动企业开办实现“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均走在全国前列。

营商环境改革是具有基础性和牵动性作用的重要改革部署。贯彻落实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我省提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创优营商环境的目标。持续开展创优营商环境的系列提升行动,在企业开办时间、行政审批、工程项目建设审批、不动产登记等20个方面,明确提出对接国内外先进标准的时限要求、服务流程,勠力疏解长期困扰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堵点痛点难点。优化提升“互联网+营商环境监测”系统,根据国家相关方面的部署,积极探索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常态化开展“四送一服”,搭建点对点解决企业经营难题的制度性平台。

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成长活力。今年一季度,全省市场主体数量突破600万户,迈上新台阶。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的涌流,正在汇聚高质量发展不竭的动力源。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制度创新“尖兵”,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月31日18时,伴随着汽笛长鸣,一列满载100个标箱的列车从合肥北站出发,经霍尔果斯口岸发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这是今年发运的第200列合肥中欧班列。“今年以来,合肥中欧班列新增安特卫普、马德里、索利卡姆斯克等新线路,开辟了‘中欧班列+跨境电商’新模式。截至5月底,累计开行量已突破1500列。”合肥海关所属庐州海关副关长査成林说。

深化对外开放、扩大国际合作,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5月26日,2021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江苏无锡举行。会议认为,一年多来,一体化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加速期,长三角呈现出上海龙头高高引领、苏浙两翼开合奋进、安徽强势发力的高质量发展态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2018年上升为国家战略。我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由“全面参与”转向“深度融合”,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等一批重大协同事项加速推进。“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我省始终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导性战略部署。”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

“安徽自贸试验区为我们在安徽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无论是政策支持、产业生态,还是创新引导、人才吸引等方面,对自贸试验区内的企业都是利好。”大富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肖竞表示。

2020年9月24日上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隆重揭牌,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启动。站上改革开放新起点,迎来安徽发展“最大红利”。安徽自贸试验区自揭牌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可复制可推广为要义,在重大改革试点、重大项目推进和重大政策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标志性建设成果。截至今年4月底,安徽自贸试验区已新设企业6023家,签约入驻531个项目,协议引资额3648.35亿元。

“重点在营商环境、投资贸易、科技创新、产业发展、金融服务、区域联动等领域开展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一批制度创新举措。”省商务厅副厅长、省自贸办常务副主任刘光表示。“建设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江海联运平台”和“长三角G60环境科技跨区域产业链集成创新机制”入选长三角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制度创新案例。今年前5个月,我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615.8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31.6%,5月份全省进出口总值居中部首位。

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贯彻国家战略,助推长三角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我省正奋力在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节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上展现更大作为。

在更高质量一体化中贡献“安徽力量”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承载着2亿多“长三角人”热切期盼的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两年多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和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通过不断加快打造“三地一区”、推动五个“区块链接”建设等,在推进更高质量一体化进程中持续彰显“安徽作为”,贡献“安徽力量”。

加强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建设,是我省推进五个“区块链接”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省推深做实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突出规划引领,滁州、马鞍山市分别与南京市成立领导小组,共同编制新型功能区总体发展规划等;坚持市场化推进,来安县与江北新区、滁州市南谯区与南京市浦口区、马鞍山市博望区与南京市江宁区分别合资成立合作开发公司,以专业化机构、市场化平台系统推进新型功能区建设发展。

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打造“绿色长三角”。我省协同推进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合开展“十年禁渔”跨区域执法,实施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推进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建设,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规则,研究建设方案,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十大工程”累计完成投资约30亿元。

一网通办,办事不用来回跑了;一码通行,乘坐地铁掏出本地乘车码就可以异地通用了;跨省就医,门诊费用可以异地结算了……去年以来,我省推动民生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水平。仅在政务服务领域,就实现104个事项“跨省通办”和政务服务全流程线上办理、线下异地办理。

(撰稿:本网记者 胡旭 郑莉 王弘毅)

    相关新闻
走向复兴·安徽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报道丨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