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轻干部只有永葆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基层扎下根,当好群众的服务员。”
——全椒县二郎口镇政府工作人员、古城村书记助理孙青
● “一些基层年轻干部韧劲不够、定力不足,根源在于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不够坚定,精神上缺钙。”
——滁州市委组织部相关干部
修身正道做“老实人”
“年轻干部只有永葆对党忠诚,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基层扎下根,当好群众的服务员。”全椒县二郎口镇政府工作人员、古城村书记助理孙青深有感触地说。大学毕业之后,孙青选择成为一名选调生,回农村家乡工作。从大学生变成基层干部,孙青坦言,由于生活环境及各方面条件的变化,难免心理有落差、思想会迷茫、工作有懈怠。好在上级党组织及时关心关怀,特别是组织针对年轻干部的党性教育,才让她走出误区,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干事、兢兢业业工作。
“一些基层年轻干部韧劲不够、定力不足,根源在于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不够坚定,精神上缺钙。”滁州市委组织部相关干部分析认为,受到现实环境和个人修养影响,极少数有能力的年轻干部认为忠诚是“迂”、老实是“傻”,放松了自我约束,既使个人成长受挫,也令党和人民事业受损。基层年轻干部必须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
基层年轻干部如何加强自我修炼?不少基层年轻干部在受访时一致表示,一方面要强化理论学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及路线方针政策等,强化正面自我激励;另一方面要以案为鉴,时时处处事事给自己敲警钟,慎独慎微,做到洁身自好不逾矩,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
摔打磨练成“实干者”
●“许多基层年轻干部有知识、有干劲,但经不起摔打、磨练,摔倒了就爬不起来。”
——皖北某县组工干部
● “基层一线的风雨洗礼有利于‘壮筋骨、长才干’。”
——滁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郑丽娟
在许多年轻干部眼中,基层工作“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任务繁重、“性价比”不高,“基层苦、基层累、基层难”……为让基层年轻干部安心工作,砀山县周寨镇坚持“四个一”帮带机制,即每名年轻干部都与一名班子成员、一名业务能手、一名老干部、一名村干部结成对子,通过传帮带和实践磨练,增强年轻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基层是“考场”,也是“战场”。通过基层实践考验,能够大浪淘沙,分辨出年轻干部中谁是实干者谁是“梦想家”。皖北某县一位工作经验丰富的组工干部对记者说,许多基层年轻干部有知识、有干劲,但经不起摔打、磨练,摔倒了就爬不起来。基层年轻干部想成为班子的主心骨、党员干部的领头羊、人民群众的好公仆,就必须经风雨、见世面,淬火成钢。
滁州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女民警郑丽娟,参加工作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奋战在办案一线,2014年因专案表现优秀还荣获了个人三等功,2015年被评为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后来担任特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时,郑丽娟表示,基层一线的风雨洗礼有利于“壮筋骨、长才干”,使她更加茁壮成长,一步一个脚印走上领导岗位。
“各级组织要积极为基层年轻干部谋‘出路’。”上述皖北某县组工干部认为,不能只让基层年轻干部“扎根”,而不让他们“出头”。有的基层年轻干部在吃苦岗位摸爬滚打多年,工作表现优秀,但却遭遇上升“天花板”。要努力创造条件,从经济待遇、职务晋升等多方面创造条件,让实干的基层年轻干部得实惠,“奖励一个,激励一批”。
严管厚爱育“接班人”
● “重点是靠制度加强对基层年轻干部的管理。”
——来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妍
● “基层年轻干部最怕不被理解,被苛责,希望能多一些理解与宽容。”
——五河县一名年轻乡镇干部
近年来,基层年轻干部违纪现象并不少见,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省委组织部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坚持严格管理和热情关心相结合,尤其是要坚持严字当头、严格管理,教育引导他们走正方向、迈稳步子,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重点是靠制度加强对基层年轻干部的管理。”来安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纪妍说。来安县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程序,建立年轻干部队伍定期分析制度和谈心谈话制度,在后备干部管理中,定期调整优化,及时将不符合条件的调整出去,促使基层年轻干部明规矩、守纪律、干实事。
“基层年轻干部最怕不被理解,被苛责,希望能多一些理解与宽容。”五河县一名年轻乡镇干部向记者诉苦说,有时候积极干事被误解成爱出风头、“有想法”;少干事又会被批评“暮气沉沉”;工作一旦出现差错,就被评价“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基层年轻干部常常有苦没处诉”。
“对基层年轻干部要高看一眼,厚爱几分。”纪妍表示,多了解基层年轻干部的苦辣酸甜,最大程度给予他们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源源不断选拔使用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基层年轻干部,鲜明树立鼓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的用人导向。
省委党校党建专家认为,社会各界应对基层年轻干部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多一分帮助,让他们放下包袱、敢想善为,为干事创业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记者 朱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