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新闻网 >理论
  • 防近视方案出台后,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

    而对于学生在校园使用手机,学校也指责是因为家长纵容学生,给学生买智能手机。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更高效地完成作业。《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也只是提到要禁止中小学生带手机进课堂,对学生在校外使用手机,则建议家长要监护学生适度使用。

    2018-10-12 15:39:09
  • 光明网观察:透过土味直播的镜头,我们重新看到乡村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土味,通过微博、快手、抖音等APP,实现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一次隔空对话。这样的例子在重庆云阳三名患脆骨症、自称“瓷娃娃”的姐妹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中国的乡土生活,往往被认为是平凡的、底层的、微不足道的,然而通过互联网的手段被直播且拥有大量观众后,就会对直播者的心理产生巨大影响。

    2018-10-15 10:35:13
  • 宛新平

    小岗之后,改革大潮席卷全国,新的改革典型因着历史与现实的条件,它们在改革的效率和成果上大多已超越小岗。当全中国的改革都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时候,谁也无法描绘出改革的具体模样。正如邓小平所言,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万里是有功的。

    2018-10-16 09:07:47
  • 干部要警惕“网路”成“亡路”

    微信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但需要警惕的是,如果思想麻痹、意识淡薄,微信也容易成为滋生违纪行为的平台。不过,在感受到网络服务群众的便利之时,在党员干部创新服务群众的方式之时,网络也成为了违纪的新渠道,一些人认为网络不容易被察觉,认为自己做得神不住鬼不觉,甚至在第一次的成功之后越发地变本加厉,让网络成为了新的敛财之路。在信息化的今天,群众都上网了,要服务好群众,就要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积极拓展网络工作,才能够更全面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

    2018-10-15 14:48:22
  • 法治社会没有一个被“白打”的人!

    回顾这起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样的“伤医事件”,从突然发生到网络发酵,再到最终得到依法处理的过程中,人们看到了三个关键词:医生被打、微信刷屏、警方介入。好在,北京警方的通报已经完全解脱了北大第一医院妇产科医生“互殴”的嫌疑,当事医生在突然被殴打时与患者家属之间的肢体冲突,属于“正当防卫”的范畴,而法律是保护公民正当防卫行为的。北大第一医院妇产医生遭产妇家属殴打一事,在时隔20多天,经过微信朋友圈的充分曝光,最终形成网络舆情之后,终于迎来了北京警方的通报:产妇丈夫郑某宇被刑事拘留,一起参与殴打的郑某蕊则因为得到医生的谅解,并考虑到其在校大学生的身份被取保候审。

    2018-10-15 10:43:48
  • “禁商入校”是一针清醒剂

    他们不是为了在一些看似公益性质的活动中植入自己的广告,就是想在学校、学生和家长身上做推广、搞营销。当然,商家本来就是无利不起早,通过一些赞助、冠名活动打广告也是屡试不爽和十分常见的商业推广方式。例如在前段时间引发热议,这次又被教育部“点名批评”的荷泽“万达红领巾”事件中,万达广场为什么会掏钱给孩子们送小黄帽和红领巾,恐怕并不是真的关心学生们的交通安全,也不是真心想配合交警部门开展什么“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他们真实的意图应当是“万达广告进校园、上马路”吧。

    2018-10-15 10:42:56
  • 不让“二选一”上演“最后的疯狂”

    电商平台应该提前适应《电子商务法》,在接下来的二三个月时间里,“视同”《电子商务法》已经生效,认真对照法律条款来规范自己的经营行为。电商“二选一”是这种不规范竞争行为的代表,如果任其不规范地激化下去,后果难以预料,着实令人担“薪”。电商平台之间有一种竞争“被忽视”,或者讲,尚未“被激活”,那就是谁更早更快地适应《电子商务法》,谁更早更快地进入“法时代”,谁更早更快地诚信守法守规矩。

    2018-10-15 10:42:02
  • 学分不达标本变专,要得!

    为此,窃以为,华中科技大学对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的做法,是对学生负责,对国家培养人才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要得。华中科技大学对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的做法,堵住了那些“混文凭”人的后路。同时,也希望所有的高等院校都要切实贯彻执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精神,对照通知要求,制定出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的措施和办法,使更多的大学生在校能圆满地完成学业。

    2018-10-15 10:40:28
  • 党建声音:用容错机制激发干部积极性

    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到中央专门出台文件《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目的都是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价值导向,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换句话说,容错的边界在哪里,既不纵容违法乱纪的行为,又能鼓励干事创业的热情。把握住了这四点,我们的干部就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就会对事后的容错机制产生明确预期,干事创业就会少一些顾虑、多一份热情。

    2018-10-15 10:28:18
  • “招募万元香客”,景区光道歉就能解决吗

    但即便景区的收益面临这种各样的困难,也不能成为其圈钱行径的理由。事实上,正是由于许多景区的开发管理者对于发展阶段、旅游市场的懵懂与误判,才会寻错路径,前期盲目上项目,后期又不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尽想着在歪门邪道方面搞创收。今年2月,其就曾搞过“万元敬头香”的VIP招募活动,新怨旧怒加起来,也难怪引起公众愤怒。

    2018-10-12 15:40:37
  • 中通快递员强奸客户未遂:偶发事件背后的行业生态

    更当警惕的是,看似临时起意的施暴行为,置于当前快递行业的整体生态中,未必没有某种必然性。此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为总部对网点管控能力弱、服务质量缺乏保障等,像快递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问题,比如常见的暴力分拣现象,都与此模式脱不了干系。”新人、仍在培训期、没有前科,看上去这只是一起偶然发生的案例,快递公司对这种“见色起意”的行为也很难进行提前预防。

    2018-10-12 15:39:51
  • 追责遗弃行为应形成常态

    现实中,一些人对家中老人不仅未尽到妥善的赡养扶助义务,反而对其不管不问,使本来应得到贴心呵护,颐养天年的老年人处于被遗弃状态。同时,必须强化对遗弃行为的打击力度,不该等到出现严重结果后才启动追责,而应降低追责门槛,如只要将没有自理能力的老人置于无人管护境地,且经有关机关责令改正两次或三次后仍不改正的,即追究其遗弃行为。如强调基层组织、老年群体权益保护组织的“巡查”“家访”责任,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报告执法机关妥善解决。

    2018-10-12 15:38:24
  • “毒死宠物狗被判刑”,误读中藏着期待

    “男子毒死宠物狗被判刑”,这一略带误会的表述,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部分人对于法律主张宠物权益的期待。事实上,邹某并非是由于“毒死六只宠物狗”的结果被判刑,而是“投毒”这一动作被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才被判刑三年。即便不谈宠物权益,退一步讲,毒死宠物狗也明显侵害了狗主人的财产权,在判决上本可以加上“故意毁坏财物罪”一条。

    2018-10-12 15:37:54
  • 孕妇频频被“踢皮球”,说好的合法权益呢

    对于孕妇的合法权益,法律上有明明白白的条文规定,相信很多人都很清楚,单位领导也不应该陌生。对怀孕七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一段时间以来,孕妇权益受损事件屡见报道。

    2018-10-12 15:37:17
  • 出台认定标准才能鼓励正当防卫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在司法解释中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规划(2018-2023)》,《规划》中指出,要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这是由于,有鉴于现有法律的模糊性,法官每次认定“正当防卫”,必然都需要极大的道德勇气和专业主义作为驱动。“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鼓励正当防卫”的规定,虽然只是只言片语的信号释放,但却蕴含了满满的信息量,可以预见的是,随后的立法工作想必也不会轻松。

    2018-10-12 15:36:25
  • 三年读了个“假专业”,说好的专业自主权呢

    又见“三年读了个假专业”的新闻。三年读了一个子虚乌有的专业,只有改换专业,才能获得相应的学籍,否则将来会拿不到毕业证书,恐怕让该专业的学生实在难以接受。三年读了个“假专业”,应该指责学校的不诚信,但说好的专业设置自主权,也应该充分赋权民办院校。

    2018-10-12 15:35:52
  • 大学生活的起点不能从攀比开始

    大学新生的起点,对整个大学生活包括今后的人生具有开端意义,让每个大学新生从步入校园起就不攀比,需要从家庭、学校、个人和社会多个方面努力,形成“四位一体”的防治格局。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大一新生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85.6%的受访大一新生坦言周围新生中攀比“行头”“装备”的现象多,衣服鞋帽、电子设备方面表现得最严重。一项调查显示,77.8%的受访大学生称身边透支消费普遍。

    2018-10-12 15:35:14
  • 释法“防卫过当”,让公众感受司法正义

    其中提出,要在司法解释中大力弘扬正义、友善、互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道德要求,适时出台防卫过当的认定标准、处罚原则和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最高法就“防卫过当”制定认定标准、处罚原则,明确见义勇为相关纠纷的法律适用标准,在“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的指导思想下,正当防卫司法实践过于拘禁、公民动辄得咎的现状,将有望得到真正的扭转。尽管根据最高法《工作规划》,其还将修订完善有关名誉权、荣誉权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产权司法保护制度等,但围绕“防卫过当”制定司法解释,无疑是最受公众关注的内容。

    2018-10-12 15:34:38
  • 严禁自行清缴社保欠费给企业吃下定心丸

    因此说,企业拖欠社保费,不能把责任全推给企业。地方政府开展追缴企业社保欠费行动,给存在社保欠费的广大中小企业及其经营者造成了巨大恐慌。如果依法按规缴纳社保费用,企业可能根本经营不下,近年来一些劳动者选择已经能够说明这一点。

    2018-10-12 15:33:52
  • 挑战“21天不生气”应该怎么做

    当然,诚如发起者所说的,无论挑战成功与否,本次的“21天不生气”作业,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能够从中意识到情绪管理的重要性。挑战“21天不生气”的活动,把想“情绪管理”和能“情绪管理”混淆在了一起。据程老师统计,家长的生气原因超过八成是因为孩子的作业,而家长生气的比例比孩子要高25%。

    2018-10-12 15:33:12
  • 借道左转遇阻,呼唤更贴心的民生服务

    有关具体执行部门和人员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相关配套措施不及时不到位,无疑是关键的一点。目前全国许多城市都在试行,其目的是降低路口交通压力,提高路口的车辆通行能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而这背后,凸显的则是一些部门和人员在落实相关创新举措的过程中,还是按部就班地执行原有方式,工作意识、作风没有与时俱进。

    2018-10-12 15:32:36
  • 不能让“出身论”损伤社会流动

    一些用人单位将“985”和“211”作为标准,对学校进行分层,不同的学历出身,意味着求职者将来拥有不同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绍兴文理学院一位外语系的王同学,因与清华北大人大的10名硕博研究生同在“拟聘用名单”之列,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其中不乏有质疑声称,此次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招聘涉嫌“萝卜招聘”。当“出身越好,上的学校越好,将来找的工作越好”成为一种尴尬的现实,许多人已经对在资源配置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双非”地方院校失去了想象力。

    2018-10-12 15:31:29
  • 百人考场惊现80名“枪手”,胆子够大的

    另外,通知还要求严格按照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考试管理办法、标准化考场规范等要求,做好考点考场的布置、监考教师的选聘和培训工作。在陕西师范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官网公布的“巡考工作通知”里,也明确要求各校外学习中心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考生携带有效证件(身份证或学生证)及准考证参加。如此网络教育上演的作弊狂欢,除了与社会关注少这一客观因素密切相关外,更在于围绕远程教育,在教育市场上形成了一条利益链:考生为了拿文凭,校外学习中心奔着经济利益办考试,而鞭长莫及的相关高校也本着“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的思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乎,上下配合,大家心照不宣地生生将一场考试变成了一场大戏。

    2018-10-12 15:30:17
  • 霸座问题频成媒体焦点,不正常

    以高铁霸座问题为例,每次舆论曝光之后,相关部门都会在舆论压力下追加执法,给予霸坐者治安处罚,以及列入黑名单等。与此同时,一霸座大娘的视频又在网上疯传,视频中,小伙座位被占,乘务员来劝解,这位霸座大娘却说自己腰疼腿疼不想动,年轻人站一会怎么了。报道霸座这事怪不得媒体,因为如果类似这种轻微的违法问题,若及时得到制止,若侵害他人权益者能获得应有惩罚,估计这些事情提不起公众的兴趣,也吸引不了媒体的目光。

    2018-10-12 15:29:27